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全文)

社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全文)

时间:2023-02-28 09:55:16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全文),供大家参考。

社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研报告(全文)

当前正处于全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初期,X街道X社区作为距离主城区约X公里的城郊社区,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街道和社区两委扎实开展“四个留下”工作,不断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现将X社区的基本情况及现状、面临的现实难题与应对策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基本情况

X社区位于X市城郊,距主城区约X公里,社区辖X个居民小组,X户,X人,汉族聚居,贫困户X户X人,低保户X户X人;
社区现有党员X名,积极份子X人,党总支部下设中心、园区X个党支部,X个党小组;
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X个。有社区干部X人、民生监督委员会X人、扶贫志愿者X人、文化志愿者X人、警务助理X人;
社区总面积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亩,林地X余亩,荒山荒坡X余亩,海拔X米;
社区现有劳动力约X人,外出务工X人;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X街道党工委的关心和支持下,X户贫困户X人成功顺利脱贫。

(二)发展现状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已全面完成,X盏路灯已安装,修建文化广场X平方米,为居民出行安全、文化娱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产业发展初见雏形。已成功打造X市X区“七星缘”农业园区,由贵州硕丰现代农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区以“三权”促“三变”方式,明确了耕地、荒山所属权,通过“居委会+合作社+园区+农户+贫困户+计生两户”模式,吸纳X户X人(其中贫困户X户X人,计生两户X户X人)以土地、“特惠贷”资金入股,同时在园区务工,解决劳动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园区建于X年,占地面积X余亩,规划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已投资X万元,完成机耕道、给排水、生产便道、办公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形成种养殖循环体系,建成X亩露地精品水果,特色蔬菜种植基地、QQ农场X亩、大棚精品水果X平方米,特色农家乐山庄X平方米、X头可乐猪和X羽林下土鸡养殖基地。二期计划投资X万元,建成露营区、生态餐厅、亲子农场、野外骑行区、真人CS基地、道家文化体验区;
三期计划投资X万元,建成接待区、休养区、儿童游乐园、养生文化体验园等。目前,园区项目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突出选优培强,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一是精准摸排,把能用之人选出来。以第十一届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围绕社区“两委”班子运转、工作实绩等情况,深入群众精准摸排,选出一批政治素质高、综合实力强的人作为社区“两委”后备干部人选,配齐社区后备干部力量。目前,社区已储备“两委”成员后备人选X人、优秀妇女后备人选X人、X岁以下年轻后备人选X人、退役军人后备人选X人。二是搭建平台,把培养机制建起来。通过定期组织后备人选参加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后备人选的综合素质。搭建跟岗锻炼平台,把合作社管理人员、居民小组长等优秀的后备干部安排到各类实践岗位上锻炼,为后备人选进入社区“两委”班子提前做好准备。三是加强管理,把干部形象树起来。通过星级管理、积分管理等方式,对社区干部、后备干部进行考评管理,加强考评结果运用,推动社区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不断增强、党员党性认识不断强化,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坚持支部领办,留下一批活力强劲的合作社。一是支部引领掌舵合作社。成立贵州硕丰现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区党组织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两委”成员与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目前,党支部按照“合作社+园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打造了X亩的“七星缘”园区。二是干群合力监管合作社。建立社区“两委”、党员、群众参与的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健全合作社监管制度,全力抓好合作社的建设、管理指导和账务监督。三是项目支撑壮大合作社。以壮大合作社发展为契机,打造露营区、生态餐厅、野外骑行区、农耕文化体验园等特色项目。目前,已建成X余亩精品水果、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可容纳X头可乐猪养殖基地和X余羽林下跑山鸡养殖场,农产品销售额达X万元;
开拓了亲子农场、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休闲农庄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X人次,实现收入X余万元。

(三)注重多元发展,留下一份殷实厚重的村集体资产。一是社群结对抱团发展。通过到居民组召开院坝会、板凳会,到农户家中走访等方式,动员社区X户群众(其中贫困户X户)以土地折价入股、X户以中央专项扶贫资金量化入股、X户以“特惠贷”资金入股加入合作社,目前,累计吸纳贫困户入股资金X万元,占股X%,社区集体入股资金X万元,占股X%,园区实现营业收入 X 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X万元,实现合作社、党员、群众、贫困户抱团发展。二是专家帮扶助力发展。邀请贵州省农业委员会专家,对合作社种植的小麦、蔬菜、蜂蜜等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帮助合作社发展的农产品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证书,注册“七星缘”特色农产品X余种。聘请专业的包装设计师,开发出不同重量规格的产品包装,全力打造本地特色农产品。积极对接市区农业专家、本地“土专家”加入党员技术培训先锋队,做好农产品种植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依托现代通讯媒体建立了微信店铺、美团店铺,成立了快送“跑跑”队,搭建起新鲜蔬菜、水果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X小时的“线上”销售平台。依托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开拓亲子农场、草莓采摘园、葡萄采摘园、休闲农庄等项目,累计接待游客X人次,实现收入近X万元。目前,通过多元发展,村集体资金积累已达X万元。

(四)聚焦党建引领,留下一套高效管用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探索“三个一元”机制。由街道每月匹配X元、村级每月匹配X元、群众每户每月筹资X元作为奖励资金,通过开展“红黑榜”评比,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有效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推广“十户联防”机制。按照“住户相邻、互帮互助、协同关爱、携手发展”的原则,以社区住户相邻的X户为X组,由村“两委”干部、中共党员、有较高威望的村民担任联防组组长,到户化解村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大事小情,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三是建立“十员联动”机制。建立“民生服务员”“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等十员队伍,围绕宣传方针政策、联系困难群体、引领发展产业等工作开展服务,推进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

三、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农户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载体较少、生产经营模式探索运用不够。如,X社区农户历年来一直以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玉米为高杆低产农作物,想让农户从“粮农”变形,群众担心影响收益,都不愿先行先试,导致产业老化,缺少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原地踏步。社区目前在卫生宣传整治、家风家教文化等方面挖掘和弘扬力度还不够,引导群众易风移俗方面亟待提升,部分村民自治的积极性不高,主动参与村级产业发展的激情不高。

(二)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的能力有限。由于多数年轻有文化的群众均外出务工,留在本地的多是文化水平低、年龄结构偏大的群众,导致合作社难以吸纳优秀人才,合作社受成员学历不高以及缺乏经营管理办法等因素的影响,在推动和发展产业上存在思路不清的现象,探索本地优势合作社发展的新方法新举措不多。如,合作社现有社员X人,普遍为初中及以下学历,呈现出文化程度偏低,发展产业上存在思路不清。

(三)乡村旅游产业难以形成规模。主要原因是X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虽具有旅游产业发展的地理优势,但由于自身土地资源不多,无法发展规模的种植产业。

四、应对策略

(一)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上再下功夫。坚持把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大力统筹发展乡土人才、资源积极参与到合作社,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深入研究地方产业优势,完善配套服务保障机制,做优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做出合作社自己的品牌。

(二)在领办创办能力提升上再下功夫。加强对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管理人员的培训,着力提升管理能力、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增强合作社发展潜力。同时,邀请农技专家深入产业点、田间地头,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大力培养一批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致富带头人队伍。

(三)在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上再下功夫。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核心引领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进一步提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体系建设。

推荐访问: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