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多元体验,累积量感(完整),供大家参考。
多元体验,累积量感
罗静晓 在数学中,视觉或触觉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为量感。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量感的关键阶段。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更注重学生知识空缺的填补,而忽略学生量感的形成,使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处于表象,对计量单位的运用全凭感觉,对物体的估测更是难以把握。其实,数学课程标准就强调“让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强调的就是数学学习要经历过程,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策略。
“ 克和千克 ” 是质量单位的起始课,也是教师心中的疑难课,更是学生出错的重灾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1 克有多重?1 千克有多重?这是一种非常抽象、模糊的感觉,只能靠自身经验感知。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如果学生不经历多元活动过程,就不可能积累活动经验,更不可能建构以理解为基础的量感。下面我结合“克和千克”这一课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猜测与操作,量感体验的起点 (一)“猜”而“掂”,体验 1 克 【教学片段 1】
师:1 1 克到底有多重呢? 出示 1 1 个 个 2 2 分硬币实物。
师:1 1 个 个 2 2 分硬币大约重 1 1 克。克也可以用字母 g 表示。
师:请大家从文具盒里取出 1 1 个 个 2 2 分硬币。像老师这样,放在手心,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生:手里像没有东西一样,非常轻。
师:形容得真好。我们闭上眼睛,再掂一掂,把这种很轻很轻的感觉记在心里。
【思考】
“ 猜 ” 是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的一种判断,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让学生猜 1 克到底有多重,学生表达的内容往往来自自己的生活经验,这就直接显示了学生这节课的学习起点。之后教师的直接描述“1 个 2 分硬币大约重 1 克”,让学生经历了从迷惑到顿悟的过程。接下来的“掂一掂”“说一说”“再掂一掂”的环节,使学生反复感受 1 克有多重。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在这种主动参与的多元体验中,学生建立了 1 克的量感。在这个过程中,有了“掂”的体验,也唤醒了学生“掂”的意识。在接下来感受几克、几十克、几百克的学习中,大多数学生会基于“掂”的经验,主动用“掂”猜测和探究物体的质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有效聚焦。
(二)“称”而“掂”,巩固 1 克 【教学片段 2】
师:这里还有一些黄豆。取出 1 颗,放在手上掂一掂,1 颗黄豆有 1 克吗? 生:没有。
师:用什么办法验证一下? 生:可以这样,和 1 1 个 个 2 2 。
分硬币一起,掂一掂,比较一下。
师:好办法。如果要更准确,可以怎么验证? 生:称一称。
。
师:是的,我们可以用天平称一称。(出示一个天平实物)这个天平已经调平衡了,可以直接称。没有 1 克的砝码,我们就用 1 个 2 分硬币代替。(天平两边各放入 1 个 2 分硬币和 1 颗黄豆)怎么样? 生:右边重了。
师:看来,1 1 颗黄豆不到 1 1 克。再放 1 颗,平衡了吗?现在呢?怎么样了? 生:天平平衡了。
师:这说明——— 生:4 4 颗黄豆大约重 1 1 克。
【思考】教学计量单位的课往往需要大量的教具和学具,这就给我们课前准备带来很多麻烦。有时为了避免麻烦,有的教师在教学这个环节时,会用视频或图片代替实物操作。可没有活动经验的积累,使得学生的体验不深。近几年,我区一直在提倡课程整合,我认为“克和千克”一课的这个环节
可以适当选取《科学》“天平的认识”这一课中的部分知识进行整合教学。考虑到一节课只有 40 分钟和课堂空间的限制,我在课前谈话环节,以观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天平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什么是“平衡状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认识,以“知识描述”的方式加以呈现,让学生用较快的时间得以了解和掌握。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建立与培养也无法速成。我们一定要在学生的脑海里深深地刻上“1”的标准,也就是 1 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物。所以这里再次安排了“掂一掂”“称一称”“再掂一掂”的反复感受环节,用不同物体让学生巩固 1 克有多重的体验。
(三)“找”而“掂”,拓展 1 克 【教學片段 3】
师:找一找、掂一掂,哪些物品的质量比 1 1 克还轻? 生:回形针、1 1 角硬币、丝线。
学生操作。
师:谁想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这条丝线比 1 1 克还轻。
师:大家拿出丝线,掂一掂,是比 1 1 克轻吗? 生:这枚回形针比 1 1 克还轻。
师:1 1 克虽然很轻,但是生活中还有比 1 1 克更轻的物品。
【思考】量感是建立在学生多元体验基础上的。通过刚才
“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等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 1 克有多重的鲜明表象。随后,通过找“哪些物品的质量比 1 克还轻”,促使学生把头脑中刚形成的 1 克的表象提取出来,把这个 1 克的量感作为参照物,在“掂一掂”的活动中比较、发现、感悟,使学生在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加强对质量单位概念内涵的理解,量感的发展得以拓展。
二、估计与联结,量感体验的过程 (一)“估”而“掂”,体验几克、几十克、几百克 【教学片段 4】
1.感受几克———磁钉 师:带着 1 1 克的感觉,掂一掂这个磁钉,大约是几克呢? 生:1 个磁钉大约重 5 克…… 。
师:用天平验证一下。(天平操作)老师这里有 50 克、20 克、10 克、5 克的砝码,先放哪个比较合适? 生:0 10 克。
师:怎么样?换成 5 克的?感觉有点儿接近了,移动游码调整一下,怎么样? 生:天平平衡了。
师:磁钉的质量是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读数,就是…… 2.感受几十克和 500 克———鸡蛋 。
师:这里还有鸡蛋。拿出 1 个掂一掂,这个鸡蛋大约有多重?
生:1 1 个鸡蛋大约 0 500 克。
生:1 1 个鸡蛋大约 0 10 克。
师:这个鸡蛋到底有多重呢?我们也称一称。放入 50 克的砝码,怎么了?说明这个鸡蛋比 50 克重。再加 1 个 10 克的砝码,现在呢?说明这个鸡蛋比 60 克轻。大约在 50 克和 60克之间。移动游码调整一下,鸡蛋的质量就是…… 近 师:生活中的鸡蛋个头有大有小,但都很接近 0 50 克,我们可以说 1 1 个鸡蛋约重 0 50 克。
师:1 1 个鸡蛋约重 0 50 克,那 2 2 个鸡蛋约重多少克? 生(齐):2 2 个鸡蛋约重 0 100 克。
师:0 500 克,大约是几个鸡蛋呢? 生:0 10 个鸡蛋约重 0 500 克。
师:大家知道我们生活中的 1 1 斤是多少克吗? 生:1 1 斤就是 0 500 克。
师:说得太对了,生活中说的 1 1 斤就是 0 500 克。课前老师让大家各自准备了 500 克的物品,请你拿出来掂一掂,感受一下 500 克有多重。
【思考】在这个环节之前,学生通过多元维度体验,1 1 克的表象已经在脑海中形成和巩固。选取磁钉、鸡蛋这些有利于质量表象建立的实物,反复让学生经历“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过程,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得以升华。这不但巩固了学生脑海中 1 克这个标准的量感,而且培养了学生
的估测意识。学生一步步感知几克、几十克、500 克,一步步有层次体验,经历了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丰富了直接活动经验。特别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 个鸡蛋大约重 50克”“10 个鸡蛋大约重 500 克”,为下面逐渐过渡到体验 1千克做好了准备。同时,也有意识地对前面选择的与科学整合的相关内容“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巩固。
(二)“议”而“掂”,体验 1 千克 【教学片段 5】
1.厘清克和千克的关系 师:同学们,看,这袋盐是 0 500 克,那 2 2 袋盐多重呢? 生:0 1000 克。
师:2 2 个 个 0 500 克也就是 0 1000 克。
把 师:我们把 0 1000 克的盐放在盘秤上称一称。我们看,这个盘秤,它的称量单位是 kg,就是千克的意思。称物体时,指针指向几,就是多少千克。
师:
(将 1000 克的食盐放置在盘秤的秤盘中)把它们放上去,你看到了什么? 生:这 2 2 袋盐重 1 1 千克。
师:0 1000 克和 1 1 千克都是这 2 2 袋盐的质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它们是一样的。
师:我们可以在中间添上一个等号。1000 克=1 千克。
2.感受 1 千克 师:1 1 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把你自己准备的 2 个 500 克也就是 1 千克放在手上,掂一掂。
师:1 1 千克和 1 1 克相比,感觉如何? 生:1 1 千克重多了,1 1 克放在手上好像没有。
【思考】在学生体验了 1 1 克、几克、几十克、0 500 克有多重后,借助学生自己准备的各种实物素材,引导学生推算出 2 2袋 袋 0 500 克的物品是 0 1000 克。通过这种克的叠加,结合盘秤的直观展示,帮助学生建立 1 千克的量感,并认识到 1000克即 1 千克。
学生动手掂一掂,在 “ 掂 ” 的比较中体验不同形状、大小的物体的 1 1 千克量感。这些体验有利于学生以最直接的感知为基础,从不同角度感受 1 千克的实际质量。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多感官参与这个学习活动,建构 1 千克的表象,真正实现了对克和千克的比较理解,量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在学生已知克是一个很轻的单位的情况下,渐渐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及对质量的感知能力。在充分感知后,让学生估量盐的质量。在估量的过程中,既可以注重估量方法的优化,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克与千克。选择食盐这种常见且贴近生活的物品,能让学生感知到数学就在身边,学生通过猜一猜、掂一掂等活动,既能够充分感知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内容,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
知,加强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对克与千克这一质量观念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也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克与千克的理解,而不是最初的认为克只是一个较轻的单位,千克则是有一点儿重的单位,能够更好地对物品进行正确的认知,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团结互助,也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加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辨别与实践,量感体验的拓展 【教學片段 6】
师:同学们,这袋盐,不称也不掂,你能知道它的质量吗?怎么知道的? 生:袋子上写着。
师:袋子上怎么写的?请完整地读出来。
生:盐的净含量是 0 500 克。
师:这箱饼干多重呢? 生:饼干的净含量是 6 336 克。
师:净含量是什么意思呀? 生:就是袋子里面的东西重 6 336 克,不包括袋子的质量。
生;饼干的净含量是 6 336 克,就是说袋子里面的饼干是 336克,但实际上我们拿在手上的比 6 336 克要重,因为我们把饼干和盒子一起拿着。
师:净含量指的是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师:有个问题老师不明白,想请教你们:为什么 6 336 克的物比 品居然比 0 500 克的物品看起来还要大一些呢?这是怎么回事? 生:饼干包装大,里面东西轻,盐的包装小,但是里面的东西重。
。
师:是呀,我们判断物品的轻重时,不能只看物品的大小。
【思考】通过多元的活动体验,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克与千克的量感,对这两个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这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物,让学生认识到比较物体的轻重,不能单靠眼睛观察,物体的大小并不能代表物体的质量,而是需要用手“掂一掂”,用秤“称一称”感知轻重。帮助学生在“建构—调整—再建构”中不断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表象,逐步积累量感经验。
“ 实践出真知 ” 。实践应用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体现,也是学习成果的应用。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多感官用数学,才能增强量感,积累量感经验,做到真正拓展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