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选修课程开发实践标准例谈(完整),供大家参考。
选修课程开发实践标准例谈 作
者:
潘井亚
作者简介:
潘井亚,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
原发信息:
《语文建设》(京)2016 年第 20169 期 第 30-33 页
内容提要:
语文选修课程开发实践标准即“课程灵魂”,难以从学理上界定,但它具有的一些特征是可以描述的,它应该经得起教育、语文、课堂三种眼光的打量。
关
键
词:
选修课程/实践标准/教育/语文/课堂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2 期
有人说课程就是师生学习的痕迹,这样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对于语文选修课程而言,一篇篇课文讲下去,充其量只是课,而不是课程。课程不光要有血肉,更要有一以贯之的灵魂。灵魂与血肉的有机统一方能造就生机勃勃的课程。有人说课程开发需要有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的评价形式,这固然没有错,但这是普遍法则,相对于语文选修课程的开设实践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一线教师需要的是
一种标准,用它来衡量自己的课程开发实践,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浅则浅,该深则深;该实则实,该虚则虚。
其实这种标准,正是笔者所说的“课程灵魂”。语文选修课程的灵魂难以从学理上界定,但它具有的一些特征是可以描述的,它应该经得起教育、语文、课堂三种眼光的打量。
一、教育的眼光
教育的眼光也就是育人的眼光。语文选修课程有很多复杂的问题要考虑,拓展简化、深浅快慢有时难以定夺。其实,只要抓住有效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条,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何有效促进人的发展?兼顾当下和未来。以《唐宋八大家散文》为例,兼顾未来,教学就要体现文学,特别是文化的要求,让学生在文学和文化的熏陶中,启迪思想,陶冶性情;兼顾当下,教学就要扎实地夯实学生的字词基础。
如何打好字词基础?常见的做法是重文言而轻文学、文化,字音字形、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要虚词、句子翻译、名句背诵,每一点都要求掌握,学生自然苦不堪言。然而,字词基础又不能弃之不顾,否则学生根本进入不了人文的殿堂。怎么办?我们可先把字词基础分两部分推进:读文章、自译课文在预习时完成;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适当提示讲解,记忆背诵的任务作为第二部分放到课后去完成。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可先布置一个预习任务,让每个学生把译文整理到自己的课本上,自己能翻译的不用写,哪句话翻译不出来则必须把译文写上。这是规定动作,以此矫正学生预习的习惯。刚开始有的学生没有完
成,后来在教师的引导下也都能扎实地预习整理了。在这个前提下,请预习比较充分的中等生挑选用于检测全班翻译情况的语段,这对他是一种鼓励,同时他的难点也多是大家的难点。这样就把学生的预习与教师的讲解关联起来,为其他深度的教学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人的关注,也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落实上。这个目标有每一节课的目标,有每个专题的目标,也有整个课程的目标。特别是整个课程的目标,很多教师往往疏于设计。我们的课程过关作业中有一个目标是考查学生对“唐宋八大家”思想的认识。为了便于考查,我们采用了素材整理的方式,让学生将阅读与写作关联起来,既考查对作品的理解,又为写作积累材料。
素材整理要求点明话题,点明人物,直接引用或化用作品的原话,并加以点评,形成议论语段,加工为作文素材。如与《游褒禅山记》相关的素材整理:
1.话题:付出与收获
不付出焉能有回报。最好舒舒服服就能取得成绩,最好不流汗就能登上事业的顶峰,不少人还在做着这样的白日梦。宋代的王安石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朋友,不要在平地观望了,到“险远”处去寻求“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吧。
2.话题:自信与盲从
自信是一种良好的素质,盲从则是可悲的行为。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王安石也有过一次令他十分后悔的盲从,他曾与朋友去游褒禅
山的一个山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本来渐渐地可探得奇景了,但有一个人害怕了,说“不出,火且近”,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我们在生活中,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令人后悔的事吗?
3.话题:成功与失败
志、力、物三者,可以说是成功的三大要素。要获得成功,要有远大的志向,还得有真才实学,最好还得获得某些帮助,或者适逢良好的机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时,就悟出了这个道理:“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想成功的朋友,不妨想想自己主要缺了哪一样。
考查目标不拔高也不矮化,这不也是对学生的尊重吗?课程有思想的启迪,也有方法的培养,这不正是对学生的引领吗?这样的课程才找到了课程素养与学生实际的最佳平衡点。
二、语文的眼光
语文的眼光即选择的眼光。选,旨在规划,凸显课程的价值,“选”字的关键不求课堂的完整性,而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需要选择,一本书中的专题需要选择,一个专题中的课文需要选择,一篇课文中的语段学习也需要选择。
《留侯论》我是略教的,一般老师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这篇文章在论辩的专题中,基于课程的考虑,我设计如下:
核心知识:“论”与“辩”观点提出的异同。
课程目标:比较两篇文章,能理清观点提出的思路,形成论证较为严密的小论文。
材料组织:详教《原毁》,略教《留侯论》《桐叶封弟辨》,其中《桐叶封弟辨》基础部分只要求熟读,整理大意,提出疑问,字词翻译、基础知识不作过高要求。《留侯论》除了字词基础外,还要能复述结构,弄清苏子是怎样对自己的观点作进一步阐发的。
在读通《桐叶封弟辨》后组织讨论:该文主要是辩桐叶封弟这件事的真伪,还是辩周公之言是否妥当?之后比较思考:请以论辩中各一篇文章为例,比较它们提出观点的过程有何不同,并解释原因。
有如此整体设计才会有具体的取舍。其实取舍的眼光更多的是基于课程价值的思考。教学《张中丞传后叙》,我没有采用教科书上设置的谈韩愈史才、史学、史识的题目,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指向文本外。即使学生基础很好,这个问题的讨论也应在该课教学的后期进行。
《游褒禅山记》是游记文章,记叙部分平实易懂,不适合作为教学内容。要抓的自然是第三、四节的说理部分。苏教版教科书在课文之后配了三道思考题:
1.“此予之所得也”的“得”具体指什么样的道理,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2.这是一篇记游说理的文章,简要分析前文记游与后文说理是如何相互照应的。
3.文章的第二段多处运用了“其”字,第三段多处运用了“也”字,说说它们在具体句子中的作用,体会其在语段中的整体表达效果。
第 3 题没有多大的教学价值,直接舍去。第 1 题是必须采用的,这是文章最主要的观点,第一个教学内容就是理清作者之“得”有哪些具体内容。第 2 题考查“得”与前文的记游是怎么呼应的。本节中学生最可能忽视的是古人之“得”与自己之“得”二者之间的关系,因为作者在第四节中没有明说,学生不容易看出。其实古人之“得”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王安石的思索也是以古人为标准的。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不“跳一跳”是够不到的,很有价值。
选取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选取细小但暗藏语文味的问题。《张中丞传后叙》第二部分有两个问题是难点:文章最后于嵩的话写了张巡的几个细节,对表现张巡的个性有何作用?传主是张巡,结尾交代于嵩的死是否为闲笔?其实张巡的文化修养与他忠义的行为紧密相连,而于嵩之死说明武人势力猖獗,此混乱是思想混乱的根源。韩愈意在提醒:铲除封建割据势力刻不容缓。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对最后一段和本文写作目的的深度理解,于浅中寄深,适宜教学中采用。
教学内容选好之后,就是扎扎实实地“修”,“修”要在教学策略上体现学科特色。
语文是什么?曹勇军在《曹勇军和他的语文理想国》一书中指出,“语”的繁体字作“語”,即吾与言,就是我的话,语和自我的生命联系在一起,是自我的生命活动;而“文”是文饰,是生命活动外在的表现形
式。语文就是自我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化出来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语文本身充满了生命的张力。
如何“修”才能体现语文学科的这一特色?传统教学法值得借鉴。传统教学中的揣摩与体悟、感悟、涵泳、品味,强调由对作品形象与语言的感受、感动真正走进作品,由感性的触发、把玩获得对文本情感内涵独特的体会和认识。
《进学解》是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他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骚。沈德潜日“胸中抑郁,反借他人说出而已”,那么“胸中抑郁”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
我引导学生赏析语句。第一节“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这几句话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意,似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第二节对比强烈,先生业精行成,可是遭遇凄惨,以此指向社会不公。另外,本段以学生之口反驳的话多为骈偶句,语调短促,节奏紧迫,情绪强烈,抑郁之情自然流露。第三节,先生极力褒扬孟子、荀子在儒家思想发展中的巨大贡献,并极力渲染他们不遇于世的悲惨遭遇。不过又有多少儒者能达到二位先贤的高度?韩愈总是以先贤的标准安慰自己,这也是社会不公问题的反映。第四节中写道:“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
欤?”像这样的人都能有好生活,可见这个社会也是有问题的社会,焉不郁闷?
三、课堂的眼光
课程中的课堂,更重要的是把学生活动设计成课堂的一部分,使得它既是教师讲解之后的习得训练,更是思维深化的必要铺垫。《张中丞传后叙》中有个问题不能回避:文章中举出了当时社会上哪些诽谤张巡、许远的说法?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些诽谤之词的?一为“畏死论”,驳论:食人抗敌;无待死守;不蒙耻求活;攻击敌人。二为“始陷论”,驳论:脏腑先受,其绝有处(打比方,归谬法);攻击小人。三为“死守论”,驳论:不知人不救;避之无益;欲去不达;守城捍天下;攻击小人。显然,如果每一个驳论都要由教师讲学生听,课堂就太枯燥无味了。我的做法是第一个驳论由教师讲解示范,第二个和第三个让学生自行学习、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板书展示,最后师生共同点评。课堂上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
课程中的课堂,得有能吸引学生的问题,必要时浅文就得深教。《越州赵公救灾记》一文基本上没有难点,教学时我再三思索,打算“没有困难创造困难”,让学生在朗读、字词过关之后,思维再上一个台阶。常见的设问是:赵公救灾采取了哪些措施?作者记叙救灾要达到什么目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文中,对学生没有多大吸引力。我改为这样的设问:“是时旱疫被吴越”,其他县死者殆半,为何越州能救灾成功呢?这个问
题包含具体做法,更包含赵公的仁爱之心。一般学生难以写得全面而富有层次,这正是教师让学生展示自我理解,并且积极参与全班交流之后希望大家达到的水平。
课堂的眼光自然也是教育眼光、语文眼光的具体而微者。一旦教育眼光和语文眼光汇聚到课堂的某个点上,教师就要紧紧抓住,那是课程的神来之笔。执教《张中丞传后叙》,临近下课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既然韩愈说“不为许远立传,不载雷万春事首尾”,从而“尚恨有阙者”,那本篇文章他自己又为何不叙雷万春之事?
这是一个很偏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有人说,或许韩愈自己对雷万春的事情也不太熟悉,所以就不写了。这是最简单的思考,或许成立,但不令人信服。有人说,写张巡手下大将的英雄仗义,南霁云要比雷万春更加典型,有南霁云一人就够了。这似乎有道理,但是雷万春就没有英雄仗义的细节可写吗?我肯定了这些同学发言合理的一面,同时也在激发更有说服力的思考。有人说,南霁云的故事历史痕迹很重,还有人指着墙砖上的箭头告诉韩愈曾经发生的事情,或许韩愈感触很深,所以他写了南霁云而不写雷万春。这个回答用课文的细节作证据,可信度在提高,但是韩愈取舍材料的标准就是历史感触的深浅吗?这还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越说越入理的思考,刺激着大家。又有学生发言了,他认为本文还有一个写作目的,就是讽刺小人,揭露小人的嘴脸,而在南霁云事件中,就有贺兰之流的不义言行,或许雷万春的事件中还不能体现这一点。尽管是
“或许”,但这是一个非常严谨的推论,它指出取舍材料的原则在于表现英雄正义,还要有讽刺小人之意,更符合我们理解中的韩愈。
总结这堂语文课,真是一种享受,我如此,学生也如此。可以预约的语文课,不可预约的精彩。
推荐访问:选修课程开发实践标准例谈 选修课 实践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