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考模拟作文“做自谦自尊青年”导写及学生例文两篇,供大家参考。
2023 高考模拟作文“做自谦自尊青年”导写及学生范文两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十堰市一中高三强化训练题)
在“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青年”主题班会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让你陷入沉思:为什么许多青年有了一点成绩便自高自大,遇到一点困难又习惯性躺乎?如何才能摆脱纠結,奋力前行? 那段时间你正好在读朱光潜先生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你对其中一段话印象深刻:“在见道者的高瞻远瞩中,‘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在把‘我’放到无限大时,他们见出人性的尊严;在把‘我’缩到无限小时,他们见出人性在自己身上所实现的仍非常有限……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 自强不息。” 你从朱光潜先生的谆谆教诲中找到了答案,举手要求发言。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则情景性很强的文题,命题者设置了在“主题班会上”这一典型具体的话语背景,并让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直扣班会主题,从“为什么”和“如何做”两个角度对青年进行发问——当然也是对在审题立意的考生进行发问。
如何回答这两个问题呢,第二段文字提供了回答的角度和内容。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叶老师觉得首先要读懂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什么是“见道者”?“无限小”“无限大”是什么意思?为何“‘我’可以缩到无限小”?又可以“放到无限大”?如何“缩”?如何“放”?……问题很多,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只是节选,文题没有提供更具体的语境提供,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在后面的议论中,为考生理解提供了关键词,“意识到人性的尊严而自尊,意识到自我的渺小而自谦,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 自强不息”。叶老师理解到原来“无限小”“无限大”是对于“认识到自我的渺小”和“认识到自我的尊严”的文学性表达。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便能接受自己能力有限的现实,便会产生自省自谦之
心;一个人能认识到自我尊严,便有了自尊之心,亦能尊重他人,不会忘自称大。而这样的人,便可谓是“见道者”,知晓道理,具备道德,能担当起道义,而这,正是理想中的青年的模样。
最后,小结一下,这道文题设置较为巧妙,对于作文文体结构有很含蓄的暗示:老师提了问题,意味着作文中你得做出回答;你“举手要求发言”,意味着文章要写成发言稿的格式;这是在主题班会上进行的活动,意味着你写发言稿的称呼对象应是老师、同学们,并且文章要点名发言的主题词…… 【优秀范文 2 篇】
1.谦尊合一,爝火不息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我所发言的主题是“谦尊合一,爝火不息”。许多青年在取得一点成绩后便顾盼自雄,这是不够自谦的表现;而遭遇困境时的习惯躺平,是不够自尊的原因。因此我认为,今天,我们应做自尊与自谦合一的青年。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自尊与自谦合一,于是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垂下的头颅是为了让思想扬起。”自我的谦虚是为了看见他人的光华。
年少时的轻狂恣意总让我们有“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的感叹,却不知这在他人的眼里,又是一种怎样的风景。苏格拉底曾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为什么一代哲学家会说出这样贬低自己的话?是因为他意识到自我的渺小,只有放下自己的姿态,才能看见更广阔的天空。重庆市下庄村的村长毛相林是当地唯一的村官。他没有上位者的居高临下,反而亲自与村民一起开凿山路,一起迎对难关,最终为下庄村摘下了贫困的帽子。因为他知道,只有自己一人,什么事也做不成,只有和光同尘,才能奋力前行。身为青年的我们同样如此。放下自己的恣态,与他人一同奋斗, 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风景? “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便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吕氏春秋》曰:“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人的尊严亦是如此,自尊便是每一代青年必备之物。从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阮籍,再到江左领袖王导、谢安,他们一个个风格迥异,但无一不是自尊之辈。正因为他们有着魏晋名士独有的尊严,他们站在了历史的云端,屹立不倒。因此,身为青年的我们,不应只有 45 度的低头,同样不
该只有 26 度的恒温。选择躺平,也就选择了败北,而选择奋斗,也就选择了希望。
吾辈青年,唯有谦尊合一,方能爝火不息。既要有“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的谦虚低调,又要有“何羡镜中花,我自成芳华”的人性尊严,如此一来,便达到了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2.识我渺小与伟大,做自谦自尊青年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对于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我想发表一些个人见解,我发言的主题是“识我渺小与伟大,做自谦自尊青年”。
同学们一定对这种现象屡见不鲜:有人做出一点小成绩,受到小奖励便妄自尊大,目中无人;而这些人遇到小困难便利时气势皆失,只想做啄顺流而下的“游鱼”。这样矛盾的情形甚至有时也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那么这种行为的本源为何?又该如何冲破这一“怪圈”?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错误地评估了自己的“小”与“大”。只有认识到自己何时仅为天地间的渺小一粟,而何时又能有增辉日月的磅礴力量,才能成为自谦而自尊的青年。
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提到:“我可以缩到无限小,也可以放到无限大。”这让我不禁想到,在我们为小成就自满时,是否是因未把自己看得足够小呢?在我们畏难情 绪发作时,是否还未认识到自己可以“无限大”?这便是我们常出现纠结的原因。
认识到自我的渺小,而后能“自谦”。同学们,承认渺小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于敏身为氢弹之父,坦言自己并没有什么聪明才智;张富清将功绩勋章藏入箱底,认为自己“相比于战死的战友,自己有什么权利显摆”。伟大到堪称改变世界的英豪们,尚认得清自己之“渺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自谦呢? 认识到人性的尊严,而后能自尊。这种尊严,是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屈精神。面对有网呼吁“停止给谷爱凌施压”,谷爱凌本人回复道:“为什么你不是相信我能更好?”同学们,我们也应有这种攻坚克难的豪情,勇立时代潮头,拥有对“我之价值”的自尊。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同学们,承认渺小并非排斥伟大,自信自
尊也不意味着忽视平凡。自谦与自尊是统一的二者,它们融合共生,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我”之 渺小,相信“我”之伟大,才能自谦自尊合一,法天行健自强不息。
同学们,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渺小与伟大,成为自谦而自尊的青年!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