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当好第一书记2022年优秀驻村第一书记代表经验交流座谈会上发言例文,供大家参考。
如何当好驻村第一书记 (经验交流)
我是第二批省派驻村干部。驻点村在三明**县**乡芹洋村。下派驻村干部这种制度很好,很受农民欢迎。省委提出“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上下联动、一体运作”要求,目的就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创新农村工作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格局,推动新农村建设,让山区群众生活好起来。
根据我个人三年驻村工作实践与理解。我认为驻村第一书记政治身份特殊,工作地位也不一般。是党在基层农村的代表,是群众利益的代表,是省直机关党员干部的代表。在艰苦地区担负着第一工程抓党建、第一要务促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重任。换句话说,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山区群众的“贴心人”,是农村干部开展工作的“主心骨”,是引领新农村建设的“定心盘”。在三年有限的驻村任期内,工作要对党负责,对村民负责,对自己负责。其最主要职责是带班子、促发展、建机制(带出团结的班子、廉洁的班子、想做事会做事的班子;实现“五个留下”的发展机制) 当好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关键是“三心四来”:真心、细心、恒心。把规章制度立起来,把人的积极性调起来,把做工作不能碰的“警戒线”拉起来,把自己驻村心态好起来。在农村当好一名称职的驻村第一书记,应具备以下八种能力和素质。
一、调查摸底、熟悉村情的能力
主要方法:
1、开展谈心; 2、实地查看;
3、征求意见。
4、走访上级和群众。(主动走访县乡党委、政府有关领导和部门) 4、虚心学习(看书看报看村务历史资料。学会“下点滴入土之功,收日积月累之效”。比如,见到报纸上好的文章就剪,见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听到别人好的观点就记,遇到好的做法就反复琢磨,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一名有知识、有理论、有思想、有方法、有能力的驻村第一书记))。
5、思考与提炼。从纷繁复杂的调查材料中,思考和提炼出驻点村的特点、规律和村民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告诉农民做什么、教会农民怎么做、帮助农民卖出去”。
制定工作计划:不可操之过急,在熟悉情况的基础上,开始制定三年扶贫工作计划。程序:起草计划——村委集体研究——村民代表讨论——上报派出单位审批、乡党委政府备案、(视情报送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扶贫工作计划要突出务实性、针对性、突出重点、难点和亮点(指一村一特或特色农业)。每年度计划是什么?三年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或经济指标),每个扶贫项目负责人是谁?等,都要写进计划,分工明确。同时,要与驻村干部领队制定的工作计划相衔接。如第二批三明省派驻村干部领队陈亚明提出三年工作计划:调查摸底选项目、打好基础促发展、全面推进见成效、巩固成果留后劲。使驻村干部能够结合本村实际,把握工作重点,分年度实施、分项目推进。最后达到“积小胜为大胜”的效果。三年后驻村工作就会取得明显成效。总之,熟悉村情、掌握民意、制定计划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二、团结协作,统好班子的能力 一是摆正自己位置。既当老师又当学生;既要大胆开展工作,又要注意方式方法。特别要与村书记、村主任和两委干部,搞好团结协作。形象上不摆机关干部架子、说话上不讲“大话空话”,衣着上不讲究时髦时尚。主动与村干部和村民打成一片。二是成为村干部的主心骨。“有能才有为,有为才有位”。驻村干部的形象与威性不是喊出来和摆出来的,而是靠自已干出来和带出来的。努力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从机关干部到基层“村官”,从单项业务干部到新农村建设“多面能手”的角色转变。三是把规章制度立起来。统班子和带班子要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把一班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做工作不能碰的警戒线拉起来。就首先需要把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如在我驻村期间,建立和完善了《省妇联挂包芹洋村三年发展规划》、《党风廉政建设十条措施》、《加强项目管理应把好“八关”》、《加强资金管理应做到“八个及时”》、《村两委干部绩效工作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在职村干部“固定补贴+绩效补贴”制度,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调动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并将有关制度和规划内容制作图表,挂在村部墙上。四是做好学习和引导工作。要经常组织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和有关文件,进行对照检查。坚持每月至少一次学习制度。对村干部进行理论武装(要洗脑)。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讲: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
三、突出重点、加强监管的能力 1、选准项目。三条原则:
1、群众最急需、最迫切、受益面最广的,可以先做。
2、群众有需要、政策能扶持、市场有前景。可以去做。
3、会留下“尾巴”,负债搞建设的,绝对不能做。即处理好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学会“割爱”、学会“刹车”。
2、建好项目。重点把好“八关”:设计关、合同关、公开招标关、施工监理关、质量验收关、工程付款关、村务公开关。项目报告关。
3、管好资金。
1、建立独立银行账户。确保扶贫资金安全。
2、制定财务制度,防止权力不受监督(第一书记不在村时,一般不付工程款)。
3、定期查账,做个明白人。一般半年一次,请乡经管站人员协助,多人参加。
4、尽量转账支付,做到资金付出有据可查。
四、因村施策、谋求发展的能力 (一)围绕“五好”目标谋发展。于广洲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驻村干部到任后按照“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锻炼一支好的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经营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的“五好”目标要求,做好驻村任职工作。以**县五个驻村干部为例:三年 5 个驻点村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达 1601.5 万元(含市、县投入资金)。派出单位给予的帮扶资金平均 302 万元。争取这些资金来之不易。做驻村工作难就难在“四个无”:无钱办事、无人管事、无章理事、无序议事。要把“四无”变成“四有”,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二)介绍芹洋村如何发展经济。三年投入帮扶资金达
327.6 万元(含省市县三级投入)。实施扶贫帮扶项目 59 项,其中实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16 项,实施改善生产生活设施项目 29 项,实施促进社会事业进步项目 14 项。59 个项目涵盖村民增收、有村财增收、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育条件。种植养殖、扶持专业户办工厂、扶贫扶贫弱、扶贫一村一品或一村一特等。芹洋村是个贫困村。原来路不通,水不通,村里几乎没有基础设施。驻村三年,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实现了 “五通”:水泥公路村村(指自然村)通、自来水户户通、广播电视片片通、宽带互联网主村通、国家远程教育网班班通(指小学实现了远程教育)。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00 元增长到 4100 元。村财年收入由 200 元增长到 10 万元左右。驻点村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民主法治村”,县“文明村”,县“党建工作示范村”,县“油茶产业发展工作先进单位”,县“综治工作示范村”(共十个集体荣誉)。我个人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年度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评为“年度考核优秀”,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10年 8 月被三明市委授予驻村工作先进个人,三明省派驻村干部荣立集体二等功。村干部和群众普遍反映,近三年与历史同比,是驻点村资金投入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群众受益最广,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三年。
从以上发展事实中悟出道理:谋求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发展,是指全面协调发展;谋求发展,不是光修路修水修房子,而应该包括党的建设、乡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谋求发展,不是靠一个人或几个人能办成的,而是靠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齐心协力的结果。
五、发动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一)做群众工作特点:在农村做群众工作有五个特点或
者叫“五个直接”:直接面对群众,直接影响群众,直接面对矛盾困难,直接受益于群众,直接让自己看到扶贫成果。农民是工作的主体,是主要依靠对象和团结对象,是驻村干部的衣食父母,要紧紧依靠群众做好驻村扶贫工作。有的驻村干部容易忽视这一点。只重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
(二)善于倾听群众不同声音。驻村干部在村里很受群众欢迎和爱戴。群众有话愿意对你说,有困难愿意向你倾诉。这时,驻村第一书记在村头村尾,在农舍路边,就要能耐得住性子,听进群众不同的声音。表扬的话冷静听、批评的话虚心听、牢骚的耐心听、希望的话认真听。这样就会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工作更有底数。
(三)调动群众积极性:
1、广交朋友。既交富朋友,也交穷朋友;既要与在村的老人、妇女、残疾人谈心交心,也要与在外经商的乡亲、小老板、致富能人保持经常来往。我驻村期间建立三个记录本:一是记载在外经商的乡亲、小老板、致富能人、各种专业户基本信息和手机号;二是记载党员、村民代表、小组长信息;三是记载群众来信来访处理情况。使自己成为“活电脑”。
2、开好群众会。每年组织召开三至四次村民代表大会或群众大会。扶贫项目建在哪个自然村,我就把群众大会开到哪个自然村。讲清项目建设意义、设计规模和对群众的要求。
3、做好重点户工作。我驻村期间,哪家哪户不支持公益建设,就带着村干部苦口婆心做工作。公益事业建设涉及到一些村民农田、菜园、牛棚、坟墓、厕所等地面物被征用。由于群众工作做得及时,并注意工作方法,没有一名群众硬
纠缠村干部要求经济赔偿,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三年共节省扶贫资金约 5 万元。做好重点户工作就等于做好稳定工作的一半。要及时化解纠纷和矛盾。驻村期间一定会遇到东家长西家短的烦心事,闹心事和难以解决的事,驻村干部要把保安全、促稳定做为一件大事来抓。不要一边出扶贫成果,一边出情况出问题。要建立预警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4、发动捐款投工和颂功立榜。充分调动在外乡亲爱家乡、恋家乡、建家乡的热情。我三年驻村,共寄出爱心捐款倡议书 2000 多份,以“树高百尺也思根、人走千里恋故乡”这样生动、朴实的语言,激发亲情乡情和爱心。共收到捐款40 多万元,其中在外乡亲捐款 19 万元。还动员村民参加公益建设投工 4600 个劳动日。项目峻工后,为捐款和投工的村民立功德榜,功照世代,昭示后人。这种方式入乡随俗,农民很喜欢,也是农民兄弟喜闻乐见的民风民俗。我驻村三年,只要项目建在哪里,就把功德榜立在哪能里。让一起做好事的人功照千秋、子孙脸上有光。这样,农民主体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广大农民在共建中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 驻村期间,你是第一书记,是省里派来的干部,又远离单位领导监督,村干部不敢监督你。遇到各种诱惑时,你会怎么办?要守住“三线”:守住道德底线、守住法律红线、守住廉洁防线。在远离派出单位和领导情况下,始终做到“放飞的风筝不断线”。不要摔跟头、不要犯错误,尤其是在经济和生活方面,不要“翻船”。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中央学校会议上告诫党员干部,要坚持慎独慎微,面对各种诱惑保持清醒头脑,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
的形象,不断增强鉴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说:我始终做到“三不”: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全村最高奖金(近几年,上级政府奖励的 4000 多万元,分文没拿,用于发展集体事业)、不住全村最好的房子。当官没有终身制,为人民服务有终身制。电影《第一书记》主人翁沈浩讲得好:“时间就是一杆称,身正不怕影子歪”。驻村书记各方面严以律己,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一种无形的榜样。古人讲“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七、沟通协调与宣传研究的能力 ⑴ 做到“动静总相宜”。一方面,驻村干部要像一匹马,经常跑起来,动起来,到省、市、县、乡协调各方面工作。另一方面,驻村干部到农村后要做的事情很多,心不容易静下来,容易烦燥。这就要求驻村干部要能静能动,做到“动静总相宜”。静下来能写作,动起来能协调,住下来能安心。这里特别强调协调沟通能力。沟通协调主要指与派出单位的沟通协调;与驻地县乡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驻村领队和本组队员的沟通协调。“要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天”。多走动多参观多学习人家好的经验。⑵ 驻村第一书记一定要想做会做宣传工作和理论研讨工作。村头村尾要有几条宣传标语、村规民约、村部有村务专栏,营造驻村氛围和新农村建设氛围。通过各种办法,把农村激情和热情调动起来。⑶ 及时上报扶贫信息、撰写驻村工作研计文章。第二批三明领队陈亚明要求我们队员,三年围绕三个主题,写三篇论文,三年开三次理论研讨会。比如如何增加村财收入;如何保障农民增收;如何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既让驻村干部交流经验,理清思路,又提升了驻村干部理论素养
和分析问题能力。⑷ 及时拍摄照片、录像,积累资料。市场经济条件下,“酒香也怕巷子深”。及时把山窝里发生的新变化和新人新事传到山外,扩大影响。平时宣传报道需要,驻村结束前更需要。资料靠平时日积月累。可以积极向农业部《农村工作通讯》、福建《海峡西岸新农村》杂志、省委创新办《驻村简报》、以及《福建日报》、当地报纸、电视台等报送稿件和照片。
八、心态健康,自我调整的能力 三年驻村看似短暂和简单,其实是对每个驻村干部的全面锻炼和检验。⑴ 如何理解“驻村”中“驻”字含意。驻字有“马”旁。寓意着像马一样的劳累和毅力。驻村很艰苦,工作也很忙碌。“白天爬山头,晚上看灯头”。“雨天走山路,鞋袜像黄布(指下雨天鞋袜沾满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