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0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世说新语二则》(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

2020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世说新语二则》(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

时间:2022-06-26 09: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世说新语二则》(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供大家参考。

2020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世说新语二则》(时间:40分钟,,分值:45分)

 

  (时间:40 分钟

 分值:45 分)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基础知识(15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 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

 【答案】D 【解析】因:趁、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答案】D 【解析】若:如,及,比得上。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答案】D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A 项,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 项,与儿女/讲论文义;C 项,即/公大兄/无奕女。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公欣然.曰

  欣然.接受 B.友人惭,下车引.之

 抛砖引.玉 C.陈太丘与友期.行

 不期.而遇 2020 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 世说新语二则 专题01

 D.太丘舍.去

 舍.生取义 【答案】B 【解析】引:拉,牵拉/引出;A 项,然:……的样子;C 项,期:约定;D 项,舍:舍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陈太丘与.友期行

 与.儿女讲论文义 B.下车引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 C.元方入.门不顾

 江春入.旧年 D.白雪纷纷何.所似

 水何.澹澹 【答案】D 【解析】何:代词,什么/副词,多么;A 项,与:连词,和;B 项,之:代词,他,它;C 项,入:动词,进入。

 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元方/入门/不顾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元方时/年七岁 D.君与家君/期日中 【答案】C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元方/时年/七岁。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与.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像)

 【答案】D 【解析】D 项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若:如,及,比得上。

 8.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等词语表示过了不久,一会儿。

 B.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已而”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适”“向”是“刚才”的意思;“食顷”指一顿饭工夫;“既而”相当于“不久”“紧接着”的意思。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

 【答案】D 【解析】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情况,表明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二、课内精读(15 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下面加点的词古今词义差别不大的一项是(

  )(2 分)

 A.去.后乃至 B.下车引.之 C.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D.日中不至. 10.下面的句子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11.如果陈元方父亲的朋友不说出“非人哉”这句骂人的话,那么元方可能会怎么说呢?请发挥想象,把他要说的话写下来。(4 分)

  【答案】9.D10.在内容上,既表现出小孩子玩耍的天性,也暗示了那么小的孩子竟那么聪明。在结构上,与下文“元方入门不顾”相照应,为他的护礼而失礼作了“他还小”的隐性说明。

  11.提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9.考查文言词语中古今异义的理解。A 项“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B 项“引”古义:拉;今义:引导,带领。C 项“委”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D 项古今都是“到”的意思。

 10.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这个背景的交待,你内容上,说明元方还很小,正值贪玩年纪;结构上,为后文元方向客人陈述“信”和“礼”的道理进行了强化对比的铺垫。

 11.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如果元方父亲的朋友不说出“非人哉”这句骂人的话,友人只是失信,没有无理,元方就不会这么气愤,毕竟理解宽容是美德。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课外阅读(15 分)

 陈元方年十一岁时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 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② ?”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 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久而益敬。”袁公曰:“孤 ④ 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 ⑤ 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做,实践。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期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法:仿效。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远近称.之(______)

 (2)孤往者尝.为邺令(_____)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4 分)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久 而 益 敬

  14.陈元方第二次的对答有何巧妙之处?(4 分)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3 分)

 (1)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_)

 (2)诸小儿竞走.取之(_______)

 (3)取之.信然(_________________)

 15.王戎凭什么断定“此必苦李”? (3 分)

  16.从故事中看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 分)

  【答案】12.(1)称赞、赞许;

  (2)曾经。

  13.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久 而 益 敬

  1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的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

 词多义的理解。“称”这里读“chēng”称赞、赞许。

 13.考查句子的节奏划分。阅读该句,读懂句意,把握句子的意义节奏,注意句子中“强者……以……”“弱者……以……”结构相同的两处就易于判断了。

 14.考查对文章的赏析。阅读短文,找准陈元方第二次回答的语句,由句子提到了周公、孔子,便可知是举例,再结合袁公所问明确其父与袁公互不效法,并从平等与维护彼此尊严的角度来归结其回答的巧妙。

 参考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14.(1)曾经

  (2)跑

 (3)代词,李子

  15.树在马路边,过往的人这么多,不是苦的话早被人吃光了,现在还有这么多,肯定是苦的。

  16.王戎幼年就善于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解析】

 14.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走”:跑。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尝”与“之”作为文言虚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5.考查文言文要点的提取。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王戎断定“此必苦李”可分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一句,即可得出答案:过往的人这么多,不是苦的话早被人吃光了,现在还有这么多,肯定是苦的。

 16.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从“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语言描写可分析出他是一个善于观察、推理的才童。

 参考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其他小朋友出去玩,看到了路边的李子树上结满了李子,多到都把树枝压断了。许多小孩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李子树就长在路边但却结满了那么多果实,其果实必定是苦的。”后来别人摘来果实一尝,果然如此。

推荐访问:2020届中考一轮复习黄金讲练系列《世说新语二则》(时间:40分钟 分值:45分) 分值 中考 二则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