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表现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表现及对策

时间:2022-06-27 14:1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表现及对策,供大家参考。

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表现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对策 作

 者:

 张强

 作者简介:

 张强,平湖中学(浙江 嘉兴 314200)。

 原发信息: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京)2017 年第 20171 期 第 7-11 页

 内容提要:

 文章分析了高中生英语学生的作文在语篇连贯方面存在的选词用语不恰当、背景知识不共享、逻辑关系不明确、主题发展不充分等读者意识缺失现象,通过具体的例子进一步进行说明,最后建议教师可从明确目标读者、丰富评改形式、为学生搭建发表平台三方面培养学生在写作中的读者意识。

 关

 键

 词:

 英语写作/读者意识/培养途径/目标读者/评改方式

 期刊名称:

 《中学外语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7 年 06 期

 读者是修辞语境的重要内容,是作者写作过程中的交流对象和文本意义的共同建构者。在国外近年来的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社会交互写作模式对作者的读者意识提出了要求,认为写作时作者首先应对潜在读者进行估计,如读者的期望、读者可能作出的反应等

 等,然后在估计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读者氛围,建立与读者的交流平台,以使自己的观点被读者接受(吴格奇,2009)。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实验)》]在“写作评价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对学生的作文主要从内容要点、语言使用效果、结构与连贯性、格式和语域以及与目标读者的交流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教育部,2003:55),其中提供的第五档评价标准要求“完全达到与目标读者交流的目的”。尽管《课标(实验)》在理念上明确提出了写作要关注“目标读者”的要求,但国内写作教学对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与指导相对缺乏,很多学生写作时只顾自己表达,很少考虑读者需求。有鉴于此,本文拟在读者意识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当前学生写作过程中读者意识缺乏的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培养读者意识提出可操作的路径,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二、读者意识的内涵界定

  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好比是骑在同一辆自行车上的车手:作者是舵手,他知道行进的方向与原因;读者是蹬车手,他与舵手有着共同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Elbow,1981;转引自朱建军,2008:81)。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信息需要的关注(Kirsch & Roen,1990:127),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通过明确读者对象,预测读者需求与期待,根据写作目的来选择语义、组织框架、构建语篇,引导读者深层次地理解和认可作者的观点并产生共鸣。

 读者意识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对读者的感知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文本意义、结构和表达方式等产生的制约作用。本文中所指的读者意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读者的感知,即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对话者”的了解或设想;二是作者为实现交际目的而在写作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即作者依据对读者的了解和设想,设计、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并保持读者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张立昌,2011)。

  三、读者意识缺失的具体表现

  笔者结合日常写作教学以及高中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现状调查后发现,影响中等以上水平学生作文分数的主要因素是连贯性方面的错误。造成语篇不连贯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时以自我为中心,对读者关注度较低甚至缺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词用语不恰当

  高中生在选词用语时更多的是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而很少关注到读者的心理感受。我们知道在表述建议时,英语作文中多会使用建议而非命令口气。情态动词“should”使作者的意图以直接言语行为的形式得以表达,虽然句子的意思能清楚无误地表达,但由于作者和读者非上下等级关系,作者没有相对权利来指使对方必须做某事,应该使用程度等级较低的情态动词,如:“had better”或“can”等缓和语气的标记词。

 [例 1]Students should form a good habit of having breakfast every day.It must be a glass of milk with some bread,or a bowl of porridge with some bread,or anything else of the similar kind.

  [修改稿]Students had better forma good habit of having breakfast every day.It can be a glass of milk with some bread,or a bowl of porridge with some bread,or anything else of the similar kind.

  造成上述问题并未必在于学生的语言水平低,而属于语用失误,即作者只掌握了情态动词等句式的语法结构和表层意思而没有理解其语境的适用性。在表达时不能兼顾话语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通常只顾及语法上准确的形式传达字面意义而没有同时考虑用合理得体的形式传达自己的意图。很明显,写作过程中读者意识遭到忽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难以建立(吴格奇,2009)。

  (二)背景知识不共享

  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上,Hinds(1987)认为汉语写作在传统上是一种读者负责型的写作方式。受这一写作文化的影响,一些语言知识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写作时将主要精力放在词汇、语法或句型上,无暇关心读者的阅读感受与认知困难。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写作时只是将自己想说的东西说出来而根本不会关注读者阅读时的需求及可能造成的理解困难。信息表达得不够充分容易导致读者无法理解作者真正想要传达的意思。

 [例 2]On Sunday afternoon,I like to study in the classroom,and I seldom stay at home.

  [修改稿]As a boarder,I prefer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on Sunday afternoon to staying at home,which is too far away from my school.

  例 2 虽然采用了形式上的衔接手段“and”,但由于学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阅读者在知识、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未能提供充足的信息,致使在语言形式上留下一些“信息缺失”,而这些缺失又是阅读者借助与写作者共有的知识、共有的文化背景和现有的情景语境等难以推测出来的。上述例子中学生忽略了阅读者可能和他并不在同一班级学习,对他的生活情况未必知情,省略了一些必要的信息,导致阅读者理解上的困难。相反,修改稿通过增添加斜体部分的信息,解释了语篇各部分的联系,从而使语篇变得连贯(李玉梅、周保国,2011)。

  (三)逻辑关系不明确

  语篇是“由作者控制的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场所”(Hoey,2001:13)。读者在解读语篇时总是基于语篇是连贯的这样一种假设,即“续接信息应该和前面提到过的已知信息有某种联系,它可以是对已知信息的注释、增添或拓展,但不应该是在没有明示标记的情况下脱离既定语义指向去建立新的主题”(简庆闽等,2003)。

  [例 3]Many students are for keeping the Internet connected in the classroom.They think the Internet will give them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learning resources.But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is could influence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and some students exposed to unhealthy websites also bring a bad effect on their body and mind.

  [修改稿]Many students are for keeping the Internet connected in the classroom.They think the Internet will give them access to a wide range of learning resources.However,there is no doubt there will be some disadvantages in doing so.For one thing,it will influence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because of the noises made by some students.For another,if some students are lacking in sense of judgment,they are likely to expose themselves to unhealthy websites,which will have a bad effect on their body and mind.

  例 3 中句子之间缺乏逻辑关联,表达不够明白,条理不够清晰。学生想在一段内表述“赞成开通教室网络及理由”和“反对开通教室网络及理由”这两个要点,but 前面是“赞成开通教室网络及理由”,表述没有问题,但 but 后的表达却有些令人费解,这是由于没有理清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该学生用 and 并列连接了“开通教室网络影响学习”和“浏览不健康网站影响身心健康”,这是不恰当的。“开通教室网络”和“影响学习”、“影响身心”、“浏览不健康网站”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是:开通教室网络的弊端包括影响学习和影响身心,它们之间是总分逻辑,而浏览不

 健康网站与影响身心是因果逻辑。尽管读者在解读语篇过程中会主动理解,但如果作者能考虑到读者因素,从语言内部选择恰当的语句,合理编排句子,使用的语用策略使所构建的语篇与读者的心理期望相一致,读者对语篇的连贯性推理才会更加顺利。

  (四)主题发展不充分

  主题发展不充分,即论据不足,这类问题经常表现在:论据不够典型因而不具备很强的说服力;论据主题在大的范畴上相关,但在特定的命题中却不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文章的开篇提到将从某几方面进行论述,而在具体论述中却忽略了其中的某一点,这让读者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中国学生在挖掘题材方面需要下工夫,他们的写作还缺乏“题材聚焦”,即作文布局面太广,学生不善于运用细节来扩充主题句(张在新,1995)。

  [例 4]I"d like to share an inspiring moment with you.This year"s school sports meet was held on April 10th.It was a perfect day for a sports meet,without a single cloud in the sky.The athletes were pumped up and ready to do their best as they did their warm ups before the competitions.The stands were filled with cheering students,all eager to support their classmates.Even with the hot sun,the athletes and their supporters remained in high spirits,and the meet concluded on a high note as the school principal gave out trophies and medals to the winners.

 [修改稿]I"d like to share an inspiring moment with you.The recently-held school sports meet saw quite a few winners in the track and field events.However,my classmate Jim,though he came last in the 400-meter race,g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me.In the process of running,Jim lost his balance unexpectedly and fell over,making his ankle injured.Instead of giving up,he jumped on one foot to the finishing line.At that moment,all the audience on the scene applauded,considering him a real winner.

  例 4 一开始给出了该文段的主题句,意在与读者分享一个鼓舞人心的瞬间(inspiring moment),但主题句之后的叙述显得零散,缺乏必要的“聚焦”,不能满足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如果写作者过于关注自己的思想表达,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势必造成语句的简单堆砌,缺乏必要的分析说理与衔接手段,不利于读者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用支撑主题句的事例或细节来展开叙述,确保事实论据在逻辑上较好地为主题句服务。

  四、读者意识的培养途径

  英国有学者将学生的写作按功能分为互动性、表达性与文学性写作(Britton,et al.,1975;转引自朱建军,2008:82)。在这三类写作中,表达性写作最具清晰的读者意识,作者是在与一个熟悉的读者交流,但这类写作首先是写给自己的,最典型的“以作者为中心”的写作。因此,文中许多内容对于作者而言可能再清楚不过,而对于读者却不知所

 云。这时,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实现从“作者中心”到“读者中心”的转移,即将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充分置于语境中考虑并为读者修改。

  (一)明确目标读者

  《课标(实验)》在对写作技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在写作前应“明确目的和读者对象”(教育部,2003:31)。当读者不同时,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表达方式也应当有所不同。因此,写作前要明确读者的结构群体、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把握读者的接受能力,然后在充分了解读者的基础上对写作的内容与表达方式进行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读者意识就是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设定读者对象并在写作时考虑读者的需要而设法迎合这种需要的心理因素。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者心中的读者是什么样,二是读者的实际反应如何(朱建军,2008)。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推进法来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主要步骤如下:

  1.写作前提问

  ●Who is my audience?

  ●What"s his/her attitude towards the subject?

  ●What does he/she want to know?

  ●What material may the audience agree on?

  2.写作中提问

  ●Is this relevant?

  ●Can the reader understand this?

 ●Can this be convincing to the reader?

  3.写作后提问

  ●Does the audience believe what I say?

  ●How does he/she feel about my writing?

  ●What else should I say?

  过程推进法实际上就是学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对写作的每个过程进行监控并根据需要对预写进行修订的过程。读者意识要求写作者能从读者的阅读感受与需求出发展开写作,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修改文章,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境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二)丰富评改方式

  传统“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使教师成了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与评判者,不利于学生读者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自评反馈、同伴评改、教师读者反馈等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一稿多改,且在每一次评改后要求学生根据反馈内容进行修改。学生的自我评改在写作过程中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

推荐访问:高中生英语作文读者意识缺失表现及对策 作文 英语 缺失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