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

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

时间:2022-06-27 19:40: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供大家参考。

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

 

  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

  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累计亏损额 167 亿元,当年投入的研发费用也是 167 亿元

 2021 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也是“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和国内外局势的多变,科创板公司在这一年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报告,2021 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 8,344.54 亿元,同比增长 36.86%;实现归母净利润 948.41 亿元,同比增长 75.8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32.21 亿元,同比增长 73.79%。

 总体看来,有近 9 成公司营业收入增长,41 家公司营收翻番;近 7 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长,61 家公司增幅在 100%以上,最高达 18 倍。

 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公司遭遇了严重的亏损。

 前十大亏损公司,累计亏损额 7 167 亿元,实现营收仅 1 251 亿元,投入研发费用 7 167 亿元。发生亏损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领域, 同时也有芯片和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等行业,且过半企业为科创板新上市公司,并且尚未实现盈利。亏损的主因也近

 乎雷同,以高额的研发支出,以及疲软甚至尚未形成的销售额最具代表性。

 下表为科创板十大亏损公司基本财务指标:

 数据来源:Wind(万得), 截至 2022 年 4 月 30 日以前科创板上市公司 第十名:翱捷科技

 亏损额:9 5.89 亿元 翱捷科技(688220.SH)在 2021 年初顶着“国产基带芯片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科创板,但上市首年业绩表现并不理想,以 以 4 5.894 亿元的归母净亏损排名第十。

 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高额的研发投入和人力成本。根据财报,2021 年,翱捷科技实现营收 21.37 亿元,同比增长97.69%。与此同时,营业成本为15.57亿元,同比增加89.21%。作为基带芯片行业的后起之秀,翱捷科技需要在研发上不断投入,全年研发费用达 10.28 亿元。

 实际上,以全制式蜂窝基带通信芯片为核心业务的翱捷科技,在头部厂商的挤压之下并不具备市场优势。目前,除翱捷科技外,全球有高通、联发科、海思半导体及紫光展锐掌握该项技术,而上述公司在成立时间和客户粘性上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此外,翱捷科技的 2G-4G 芯片产品主要应用于功能性设备上,而公司尚未掌握应用于智能手机的 5G 芯片技术。

 产能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自 2020 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行业出现供应链产能不足的情况,以晶圆供应短缺为最。目前,台积电、联电等头部晶圆代工厂是翱捷科技采购晶圆的主要来源。倘若产能吃紧状况持续,将对公司的生产需求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 阿里巴巴是翱捷科技的单一大股东,占总股本比例 17.15% 。此外,高翎、深创投、TCL、小米也均是其股东。

 来源:翱捷科技 2021 年报

 第九名:优刻得

 亏损额:3 6.33 亿元 相同的“上市即巅峰”的故事还发生在第三方云计算服务供应商——优刻得(688158.SH)身上。2021 年,优刻得的营

 业收入为 29.01 亿元,同比增长 18.17%,归母净亏损额为6.33 亿元,同比扩大 84.75%。

 在头部厂商的不断蚕食下,留给其他云计算服务公司的市场份额已捉襟见肘。根据 IDC 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1 下半年)跟踪》报告,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中国电信天翼云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市场份额排名前五,而优刻得已被归入其他。

 优刻得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降价手段,或早已为其巨额亏损埋下隐患 。财报显示,2021 年,云分发产品已经成为优刻得的第一大营收来源,年内贡献 10.75 亿元,占总收入的 37%,但该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为-10.35%,较上年仅增加 2.51 个百分点。除云分发与存储外,属于优刻得的业务主要发力点——公有云的其他产品线的毛利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在产品销售扩大的同时,销售费用也直接增加了 50.75%,达 2.81 亿元。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该公司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29.04%、8.55%和 3.34%。

 大股东接连减持、抛售套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预期盈利能力。2021 年,优刻得最大机构股东也是第二大股东的重元优云减持423万股,第二大机构股东君联博珩减持675万股,合计共减持 2.42%的股份。今年一季度,公司再次公告,重元优云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 1359.29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

 本的 3%;君联博珩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合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 2265 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5%,至于减持的原因,则均为自身资金需求。

 第八名:迪哲医药

 亏损额:0 6.70 亿元 2021 年 12 月 10 日,专注于恶性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的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迪哲医药-U(688192.SH)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年内,录得归母净亏损额6.70亿元,同比扩大14.18%。近三年,公司累计亏损超 7 17 亿元,并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且核心产品均处于在研状态,尚未形成销售收入。

 迪哲医药是阿斯利康与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合资推动的本土化实践,研发团队脱胎于阿斯利康的中国创新中心。公司成立 4 年便实现上市,顶着 A 股市场生物技术类“最年轻”公司的光环,然而,在上市首日就破发超 20%。截至目前,迪哲医药的股价已下跌近 40%。

 巨额研发投入引起亏损在国内创新药企中屡见不鲜,迪哲医药也不例外,年内在研发方面投入 5.8 亿元,同比增加33.70%。迪哲医药在财报中解释称,公司正处于重要研发投入期,已针对不同靶点研制了多款产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费用。随着研发管线各产品及其各项临床研究适应症的快速推进,公司未来研发费用预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亏损可能

 进一步扩大。

 雪上加霜的是,迪哲医药的营业收入也在近三年迅速下。

 滑。年内,该公司营业收入 1028.54 万元,同比下降 62.95%,其在 2020 年的营业收入为 2776.08 万元,较 2019 年下降32.32%,下滑速度在两年内翻了一番。年内,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完全依赖向阿斯利康提供研发技术支持服务的关联交易,而该项业务较往年还有所减少。

 没有销售收入,又需要在研发上巨额投入,造成的结果就是现金流的捉襟见肘。2021 年 12 月 10 日,迪哲医药在科创板首发上市,筹集资金 19.81 亿元,但其因产品持续未能产生足额收入,导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 4.92 亿元。从财务数据看,过往三年,迪哲医药在经营方面的净流出合计 12.68亿元;今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额为 1.73 亿元。迪哲医药目前账面的现金还够亏多长时间是个问题。

 6 月 10 日,迪哲医药的 185.05 万限售股解禁上市,股东的动作或将成为评估迪哲医药发展潜力的重要参考。

 第七名:君实生物

 亏损额:1 7.21 亿元 国内 PD-1 单抗药企“F4”之一的君实生物-U (688180.SH)2021 年实现营收 40.25 亿元,同比增加 152.36%,归母净亏损 7.21 亿元,较上年亏损 16.69 亿元已大幅缩窄 56.80%。

 君实生物在财报中解释称,营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期内技术许可收入的大幅增加、特许权的新增和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商业化销售收入。

 君实生物声称,随着产品商业化能力的提高,其“ 造血” 能力也正逐步提升。

 在 值得一提的是,君实生物的营收结构在 1 2021 年产生了较大变化。按产品分,来自抗肿瘤类药物的营收为 4.12 亿元,同比减少 58.96%,毛利率减少 18.19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来自技术许可及特许权的收入较上年大增 724.76%,毛利率增加 22.15 个百分点,全年贡献营收 33.41 亿元。按地区分,相较于境内,境外成为君实生物的主战场。年内,来自境外的业务收入为 33.41 亿元,是境内业务营收的近 8 倍,同比大增 562.66%,毛利率增加 20.20 个百分点。

 以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境外业务 增长,主要得益于君实生物的海外合作业务的持续扩大。2020 年 5月,君实生物与美国礼来制药签署《研发合作和许可协议》,目前,该公司关于埃特司韦单抗对礼来制药的海外授权已达成协议约定的全部里程碑事件。此外,君实生物还在 2021 年2 月与美国生物仿制药研发公司 Coherus 签署了《独占许可与商业化协议》,双方约定在美国和加拿大区域开展肿瘤免疫领域的深度合作。与此同时,基于海外疫情的发展,截至报告期末,君实生物的双抗体疗法已在超过 15 个国家和地区获得紧急使用授权。上述境外业务为君实生物的营收提供

 了强劲的支持。

 然而,作为君实生物的前两大客户,礼来制药和 Coherus分别为君实生物创造了 62.80%和 25.88%的销售额, 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 50% ,也明示了君实生物对大客户的严重依赖。

 成立于 2012 年,君实生物目前已开发超过 51 项在研药品,有超过 48 项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或临床前开发阶段,仅有特瑞普利单抗、埃特司韦单抗及阿达木单抗 3 项药品实现商业化。其产品类别之多样,在国内仅次于复星医药。在这背后,是源源不断的研发投入,年内,君实生物研发支出 20.69 亿元,同比增长 16.35%。虽然其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已纳入医保,但面对来自恒瑞医药、信达生物和百济神州的激烈竞争,降低价格是否能够带动销售,还未有定数。

 。

 缺钱,仍然是君实生物创立至今面临的主要困境。对此,该公司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不断进行融资。2015 年 8 月,君实生物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共进行 6 次定向增发,募资约16.16 亿元。在登陆港交所和科创板后,2021 年 6 月,君实生物按配售价格每股H股70.18港元配售3654.92万股H股,净筹约 25.28 亿港元。今年 4 月,该公司再度向上交所申请定向增发,并于 5 月 16 日得到受理,拟募资不超过 39.8 亿元。

  第六名:迈威生物

 亏损额:0 7.70 亿元 同属于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的迈威生物-U(688062.SH)于 2022 年 1 月登陆科创板,年内实现营收 1622.67 万元,同比增长 206.03%,收入主要来自提供技术服务,归母净亏损为 7.7 亿元,较上年扩大 20.19%,研发支出和在研产品尚未开展商业化销售是其亏损主因。

 外部融资是迈威生物维持生命线的主要手段。该公司成立于 2017 年 5 月,分别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完成天使轮和19.70 亿元的 A 轮融资,东方富海、海通开元、瑞丰投资等均是其投资方。然而,因没有商业化销售产品,成立五年内,迈威生物合计亏损 26.69 亿元。今年 1 月 18 日,迈威生物登陆科创板再次“补血”,募得资金 33.03 亿元,一举将前五年的亏损补平。

 值得注意的是,迈威生物目前已有 1 项商业化阶段品种和 14 项在研品种,并拥有 56 项已授权专利。这是如何在短短五年内实现的? 收购,是其主要策略。自 2018 年起,迈威生物接连收购 5 家公司,以此建立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医药产业链,这也侧面反映了公司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并不突出。

 作为创新药企的命脉,核心研发管线的价值不容忽视,

 而迈威生物的核心研发管线主要是收购、合作研发和引进开发所得。在 15 项品种中,有 4 项是公司收购的泰康生物立项研发品种,3 项为合作研发品种,3 项为引进开发,而其余由公司自主研发的品种,多处于临床早期阶段。

 期内,迈威生物的研发投入为6.23亿元,同比增长7.08%。目前,在研品种中的生物类似药进展较快,这也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但此类药物在未来存在较高的集采降价风险,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若在上市后采取降价手段,产品的毛利率也将降低,从而影响公司的商业价值和盈利能力。

 在财报中,迈威生物表示,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为公司经营和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支持。上市以来,公司股价已跌超 50%,也许迈威生物需要仔细斟酌,资本市场是否还会为其买单。

 第五名:寒武纪

 亏损额:5 8.25 亿元 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U(688256.SH)在 2021 年录得归母净亏损 8.249 亿元,同比扩大 89.86%,营收总额为 7.21亿元,同比上涨 57.12%。2017 年至今,寒武纪已累计亏损近25 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公司在财报中表示,期内研发支出、管理费用中的股份支付、销售费用的增长是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目前,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是营收的第一大来源,年内贡献收入 4.56 亿元,同比增长 39.91%,毛利率为 70.58%,在所有主营业务产品线中排名第一。边缘产品线拓展迅速,年内贡献收入 1.75 亿元,同比大增 741.10%,毛利率为 41.29%,但因销售费用的增加,该产品线的营业成本高达 1.03 亿元,同比增长 868.52%。

 期内,寒武纪的研发费用为11.36亿元,同比增长47.83%,管理费用为 3.96 亿元,同比大增 139.67%, 主要用于因股权激励计划而增长的股份支付费用。为了留住高新人才,寒武纪在人员薪酬方面增加支出 3.22 亿元,同比增长 64.51%。

 在 2020 年登陆科创板之时,寒武纪便顶着国内“AI 芯片第一股”的光环,被业内寄予厚望,但如今光环正逐渐褪去。上市首日,公司股价暴涨 148.01 元或 229.86%,收报于每股212.40 元,市值突破千亿。然而,好景不长,此后股价向发行价每股 64.39 元一路回归,当前市值已不及 280 亿元。

 公司还在近年不断遭到股东减持。2021 年 7 月,寒武纪合计约 2.07 亿限售股开始解禁。就在解禁两天后,公司收到古生代创投和智科胜讯的减持计划,近乎清仓,待减股票市值近 18 亿元。一周后,公司再度发布股东减持计划,宁波瀚高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 2.80%的股份,市值在当时近 11 亿元。

 今年 4 月,寒武纪再度公告,南京招银、湖北招银拟合

 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 3%的股份,而就在不久后的 5 月底,古生代创投、宁波瀚高、国投创业基金拟减持不超过总股本5.82%的原始股。截至 2021 年底,创始人陈天石持有 1.19 亿股,持股比例达 29.87%,为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中科算源持有 6,567 万股,持股比例为 16.41%;艾溪科技持有 3,065万股,持股比例为 7.66%,为公司的第三大股东。

 第四名:神州细胞

 亏损额:7 8.67 亿元 神州细胞由新诺生物于 2007 年出资设...

推荐访问:科创板十大亏钱公司 十大 公司 科创板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