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语文阅读教育零星思考(完整文档)

语文阅读教育零星思考(完整文档)

时间:2022-06-28 08: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阅读教育零星思考(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语文阅读教育零星思考(完整文档)

 

 语文阅读教育的零星思考 作

 者:

 蔡明

 作者简介:

 蔡明,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生态教育团队领衔人(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原发信息: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南京)2016 年第 20166 期 第21-24 页

 内容提要:

 语文阅读教育一直是头疼的事。特别是中考、高考阅读的现状,令人担忧,使人尴尬。本文试图从语文阅读的样态、阅读的本质、阅读的悖论、阅读的立场和层次等角度略作分析,最后,就中学语文阅读教育提出三点希望。

 关

 键

 词:

 语文阅读/尴尬/悖论/本质/立场/出路

 期刊名称:

 《高中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16 年 09 期

 一、阅读的永久尴尬

  中考、高考的阅读测试与评价,实在是令人伤心的旧病新痛,真的不想再去触碰,但很多时候你想绕都绕不开。

  还是只说一件旧事吧。某省高考语文阅读题,曾选用了发表于《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寂静钱钟书》的文章。命题专家设计了三道题,一

 道多项选择题,一道简答题,一道在我看来是开放题,三题共赋 15 分。非常有意思的是,文章的原作者试做了一遍,结果只得了 1 分。更为搞笑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参考答案却是错的。

  原作者做不好由自己文章被别人编写的中考、高考试题的尴尬早已不是新闻了,人们习以为常,至多也就一听一笑了之。

  但作为阅读能力评价的中考、高考命题、考试和结果评价依旧还在进行。不过,考生似乎要比原作者的结局好看一点,即使对阅读文本并未真的搞懂,大多数人也还是能得点分数的,不过得分率多半在 50%以下。问及是如何得来的,回答几乎是相同的:碰来的,或按语文老师指导的答题套路套来的。而原作者,无论怎么说,自己写的作品肯定自己能够明白,而结果,得分反而寥寥;而对考生(学生)来说,相当一部分人并未真正读懂文章,相反还能多少得些分。这就让人不得不犯糊涂,这阅读能力的评价还有谱没有,还有多少可信度。

  虽然有部分学者撰文说,中、高考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测试不能代表整个阅读教育,这是肯定的。但它作为指挥棒,对阅读教学和阅读教育的左右是相当惊人的。怎么考就怎么教,因考而教而读,这一事实,必须正视,不容小觑。

  二、阅读的多重样态

 笔者以为,我们必须对阅读教育有一个生态化思考。提及“生态”,首先让我们想到的就是生态系统,就是生态因子和生态位,以及相互间的各种关系与影响。阅读的发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态呢?

  这里允许我先就阅读本身来做一个分类:用生态教育的视角来观照,阅读始终有广义与狭义之两分,甚至还可以有广义、相对广义和狭义之三分。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语),“不仅要读有字书,还需要读无字书,就是要向天下的万事万物去学习”(毛泽东语),甚至,不只是用视觉,还要调动其他各种感官来感知、认识、把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这样的阅读就是广义阅读,就是叶圣陶所描绘的“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就是我们生态教育所提倡的“全感官”式地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读自己的“活读”。我们生态团队成员所在的张家港市一中、东渡实验学校等都在坚持广义阅读。

  而狭义阅读,与我们传统的阅读相似,以文字和符号为主的阅读,用眼睛扫描文本、获得信息与意义的阅读;唯一不同的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增加了网上的阅读、多种媒介文本和非连续文本的阅读。当然,有人仅从阅读介质的不同,在广义阅读与狭义阅读之间划分出一个相对广义阅读:读自然、社会、人生等无字书的为广义阅读;读纸质文本为主的为狭义阅读;而以网读即数字化文本又称超文本阅读为主的被称之为相对广义阅读。

 广义和狭义阅读活动的全面实践和相互促进与融合,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阅读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因此,我们呼吁,教育是从阅读开始的;精神发育与品质提升是从真正的阅读开始的;甚至,我们相信,阅读存在的地方就是一所迷人的学校。

  三、阅读的本质与悖论

  让我们回到中考、高考阅读测试与评价这个开始的话题上继续向下说,这样的阅读虽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但究其分类,应该属于传统阅读或狭义阅读。这种阅读是以文本为中介的作者传达到读者接收的过程,是信息创造、生产者和信息接收、享受者借助于文本而实现的一种生活、知识、情感、思想互动传递的过程,是从书面语言和符号图表等文本中获得文本文化等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往简单里说,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造信息的三个渐次递进而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对于文言、诗词一类的文本,还有一个译码程序,才能有阅读意义的获得。对于每一个读者本身来说,还必须有自己的文化积淀与阅读经验加入其中。因为读者之不同,阅读接收、处理、表达一定是丰富的、多层次的和个性化的,即使是同一文本。甚至是同一个读者,在不同时间、处境、心态、人生阶段对同一文本的前后之所得也是有所不同的。正如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所说:“在绵延无尽的阅读之流中,理解动作的结果同时指向两个方向。它重新改变着读者的前理解,展开了一个不断迎纳新的视野的文学理

 解的世界,同时又展开了一个作品可能拥有的意义世界,不断开拓作品意义的深度和广度。”这一点,在对文学、艺术、哲学类等文本的阅读中,表现尤为突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是这种心智活动本质的最经典的表达。温故知新,常读常新,这是最直接的体验和最有力的阅读明证。这就是阅读的本质所在。这样的阅读本质告诉我们,阅读能力的检测是很难测试和量化的。除非像写作表达那样,对每一个检测对象的阅读结果的呈现进行个别化的诊断,如同批阅作文一样去阅卷评判。

  对语文阅读教育来说,很难测量,但还得要考。事实是怎样的呢?

  就高考的诗文阅读来说,围绕同一个文本,至少有四类人在阅读:命题人、阅卷人、考生和作者自己。而这四类人阅读文本的时间最充分的是命题人和阅卷人,且往往不是一人,至少三人以上一起研读,且大都是学有专攻的大学教授、学者等辈,他们的学养、审美、视角、人生体验、阅读经验、批评能力以及成果表达,不只是学者化的、专业化的,还是极具个性化的,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鉴赏,常常是作为学术成果发表的,是要被汇编成工具书和参考书的,是远远高出一般读者,更不要说十八九岁的高中生。如果命题或阅卷的专家们不能站在中学生的立场上去思考,只把专家们阅读欣赏所求得的意义、精妙之处罗列成参考答案或评分细则,中学生怎么能够达到呢?再说,考生的阅读还是在考场这样最紧张的时刻,在无法反复阅读的背景下,在不允许有任何资料参考的前提下,当然,更是不可能互相研讨的状态下,也就是限时、紧张、独立的“裸读”。而作

 家自己的阅读答题,则可另当别论。因为创作的背景、冲动、意图,即使是专家、学者一类的读者,也只能是从文本出发去猜度和推测,或从查阅相关资料去获得,但作者自己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而这对于考生来说,同样是相当有难度的事。某种意义上说,知人论文的阅读与欣赏,对于考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里出现的问题,是严重的不对等或不对称。再加上,阅卷时间之有限,阅卷投入之人力、物力之不足,只能在阅卷时,通过圈定答案中的关键词、扫描关键词的办法进行。这样一来,偶有考生读懂文本、表达正确,但也因为答案的呈现形式不与“关键词”一样,也可能被误判而无分。

  综上,也正是古诗文阅读欣赏也好,现代文阅读理解也罢,考生的得分较低的主要原因。之所以还能够得到些许分数,正如考生自己所说,是碰来的,根据老师答题套路套来的,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所设的阅读题本身几乎没有难度系数,基本停留在文本的浅层、明处、常识等范围之内的信息摘取、筛选等一类。既不存在读懂后的表达丰富多样的问题,也不存在专家与考生之间的阅读理解水平之差别的问题。严格意义上说,这算不上真正意义的阅读理解和鉴别欣赏的题目。

  四、语文阅读的生态立场

  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如果这样听之任之下去,阅读教育将陷入更为艰难的境地。

 如果还是从中考、高考的话题出发的话,我以为,阅读立场的认识与处理,将有助于我们改变一直以来的尴尬。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关于一棵古松的三种审美期待的描述,是关于阅读立场的最好例证:

  商人从实用的立场出发,“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从科学立场出发,发现的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而画家呢,站在审美的立场上,欣赏的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

  这三种阅读古松的不同态度或不同结果,你能说谁的不正确么?肯定不能。谁的都是真实的且正确的。你能要求画家同时必须要有商人和植物学家的阅读结果或要求商人必须同时兼有植物学家和画家的发现吗?我想,也是很困难的。这就是阅读和审美的立场问题。

  就如同大家熟知的经典《红楼梦》的阅读发现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阅读发现和审美收获,我们无法强求。从测量与评价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尊重每个个体所持的阅读审美的立场,也必须承认他们站在各自立场上所作出的合乎他们阅读审美标准的结果。

  回到中考、高考阅读与鉴赏来说,虽然是同一篇作品,命题专家、阅卷专家和考生的立场是不一样的,不能要求考生放弃自己的阅读立场而一味地去揣测命题和阅卷的意图,这是不道德的。就像我们不能要求儿童一定要说成人的话,像成人一样韬光养晦。

 喜欢看电影的人,肯定已经观看了今年 5 月 6 日刚刚在国内上映的影片《百鸟朝凤》。这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吴天明一部绝笔之作。这部作品取材于同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作者肖江虹,以他独特的眼光,再现传统唢呐手艺的盛衰,意在揭示农村文化日渐枯竭的精神危机,在城镇化大潮冲击下,传统价值观遭遇挑战,挣扎,直到覆灭。不只是主人公在寻找,肖江虹也在寻找,寻找信仰缺失之源。毫不怀疑地说,这是一部很有张力的关于农村问题的好小说。

  导演吴天明根据肖江虹中篇同名小说进行改编,在力求尊重原作主题的同时,强化表现了两代唢呐艺人为了唢呐手艺永续传承和黄河岸边不能没有唢呐声的信念而坚守、挣扎的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挚的师徒情、父子情和兄弟情。整个情节可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关于唢呐手艺传承与式微的悲剧故事。主人公是师父焦三爷,衣钵传人游天鸣,还有同门师弟蓝玉。影片观后,不得不让人想到吴天明的苦心:在无法阻挡的互联网背景下,在多媒体、自媒体日益繁荣的盛世里,借唢呐喻电影,借焦三爷和游天鸣来表现一代代电影人;与其说是唱给唢呐的挽歌,不如说是拼尽最后力气对电影艺术要适应时代的生命呐喊。或许,这只是我之陋读。

  但是,生态教育团队的祝荣泉老师阅读了小说之后,用了三个关键词来解读:教育,就业,教育和就业。于是,故事就是:游天鸣同学历经酸甜苦辣终于从唢呐专科学校传奇般地毕业了,还没来得及从毕业的喜出望外中缓过神来,悲剧地发现,他不可避免地失业了。于是,一篇关于《百

 鸟朝凤》的教育看点的随笔《当下与远方》诞生了。于是,学徒制的风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用的与无用的、工匠精神及领导力及其他、未来怎么没来、如果可能一定要活得明白等六个醒目的教育观点被作为小标题,催生了作者的教育情思,也引发了读者沉重而别样的思考。

  一个是小说作者的立场,一个是电影人的立场,一个是生态教育人的立场,因为立场的不同,带来了阅读欣赏视角的差别。想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实,在这个事实里,还隐含了另一个事实真相,那就是电影人重在强调画面与镜头,让观众在视听享受中走进艺术;小说作者重在娓娓道来的故事的叙说、各种矛盾和冲突的营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读者与作者同悲同喜,产生共鸣;而富有哲理思辨意义的教育随笔,则通过别样的解读,触类旁通,剖析教育,收获人生志趣、品质、精神和灵魂的进化与升华。而这种阅读真相,正道出了阅读生态位的又一表征——生态位是有层次的或者说是有层级的。这也正是美学家李泽厚所说的审美三境界:“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

  由此,想到了阅读测量,我们既不能用耳目之悦去否定心意之悦和神志之悦,更不可以神志之悦去轻视心意之悦和耳目之悦。

  五、语文阅读的出路

  从语文阅读的社会生态系统来看,阅读品质的优劣与作者(编者)创作、作品(课程资源)选择、环境媒介等条件的充分利用等密切相关。我们不缺少优质的阅读资源,我们缺少正确的选择,我们缺少阅读的时间和环境保障。因为,我们的生存环境过于喧嚣、过于急功近利;互联网时

 代,很多人成了屏幕的奴隶,碎片化阅读又占取了我们可能有的空间。耐不得寂寞、坐不了冷板凳,加之浮光掠影式的阅读方式,是很难有高品质的阅读产生的。这个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这里暂且不论。

  我们还是回到开始提及的广义和狭义阅读的维度来寻找路径。其中广义阅读主要是关于社会、自然、人生的阅读,可以视为狭义阅读的比喻和引申。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是狭义阅读,是关于文本的阅读。

  这里也有三个维度的出路思考:一是语文教师引导下的重在培养阅读品质、习惯、能力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二是为了学生精神成长和终身学习的课后名著阅读;三是为语文阅读测试所左右的应试阅读。

  课堂阅读的出路在于,尊重阅读规律,发现文本价值,寻找阅读方法,形成各种阅读能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让学生有时间“读”,在亲近文本中,走进文本...

推荐访问:语文阅读教育零星思考 零星 语文 完整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5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