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供大家参考。
第 11 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知识点 1 中国梦宏伟蓝图 1.一个“中国梦” (1)正式提出:2012 年 11 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基本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
(3)实现途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人民 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 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3.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 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意义:2020 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战略决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演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知识点 3 新发展理念 5.提出: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6.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 的发展理念。
7.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 生态环境 ,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知识点 4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8.表现 (1)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我国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积极推进 科技创新 ,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 ”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 人民币 国际化进程。
9.作用: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 国际盛会 、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知识点 5 开启新征程 10.重要会议:2021 年 7 月 1 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同年 11 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重难解读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原因。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一致的、吻合的,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特别提醒 (1)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与美国梦以及其他国家的梦并不冲突,而且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
思维导图
1.[扬州中考改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D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和平共处 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我国实现的目标是(
C
) A.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基本建成小康社会 3.习近平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这说明(
A
)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人民不断努力 B.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我们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 D.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距今年(2022 年)还有(
C
) A.14 年 B.22 年 C.27 年 D.30 年 5.2014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A
)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③建设小康社会 ④增进人民福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2015 年 10 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为回答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而提出了(
A
) A.新发展理念 B.制定五年计划 C.科学发展观 D.“一带一路”倡议 7.[合肥模拟]阅读下面《2020 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A
)
农村 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 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 相比的增速 551 万 12 588 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村贫困地区农民脱贫,生活水平提高,据此可以明确与材料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8.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9.“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建设的目的是(
B
) A.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创造更多共同发展机遇 C.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10.漫画《三代赶集》最能体现的是(
A
)
A.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B.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 C.人民生活习惯的变化 D.交通工具的发展进步 11.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的百年华诞之时,是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据此可知,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我国(
B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长沙中考改编]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 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 2012—2019 年的是(
D
) A.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两个凡是”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两个凡是”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 “一带一路” “两个一百年” 13.右图是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标志,亚投行是中国外交一次巨大的成功。这反映了中国(
D
) ①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②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国际经济秩序 ③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④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下图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C
)
A.绿色 B.创新 C.开放 D.协调 15.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梦之意】
材料一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是什么?
改革开放。
【梦之径】
材料二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 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摘自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为什么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梦之行】
材料三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加到 82.7 万亿元,年均增长 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 11.4%提高到 15%左右,对世界经济贡献率超过 30%。……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摘编自 2018 年政府工作报告 (3)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在社会经济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为振兴中华,脚踏实地奋斗;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