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万字长文:商业本质与互联网(全文),供大家参考。
万字长文:商业的本质与互联网
2018 年,小米上市前夕,雷军发表公开信: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最近,小米因为股价再次破发引起了很多讨论,一时间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众多声音中,一个曾经讨论过无数次的论调毫不意外的再次被提起:“小米之所以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是因为小米只是一家品牌组装厂,不是互联网公司”。
不论这些声音是否有道理,长期以来,小米确实不被资本市场认可,尽管小米的市场份额、营收、利润一直在增长。而一些所谓的互联网公司长期亏损却成了资本热捧的对象,甚至很多普通打工人,也更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公司,仿佛在互联网公司打工会显得更体面似的。
大众口中的互联网公司主要是指以虚拟服务为主营业务的公司,比如靠收取交易佣金的平台公司阿里巴巴、美团,以社交或者内容为载体通过广告或增值服务赚取利润的腾讯、字节等。而小米、京东这类依托于实体产品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他们认为都不算互联网公司。
今天我想就这些论调,探讨几个问题:
.
1. 小米、京东到底算不算互联网公司? 2. 小米、京东公司和所谓的互联网公司有哪些区别? 3. 互联网公司一定更有价值吗? 4. 商业与互联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希望通过本文,能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新的角度和启发,也希望大家读完本文后,对互联网以及商业模式有自己的新的认知。
一、商业的本质 当我们说商业模式时,我们到底在说什么?根据商业画布的逻辑,我们其实是在回答 4 个问题:
1. 你的用户是谁? 2. 你为你的用户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 3. 你如何向你的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 4. 你如何赚钱? 一家包子铺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包子铺为消费者提供包子,消费者为其买单,包子铺获得收入。
1. 包子铺的用户是需要吃饭的消费者;
2. 包子铺为消费者提供包子、馒头等产品; 3. 包子铺通过在路边开设包子铺,为进店的消费者提供包子、馒头等产品; 4. 包子铺通过采购原材料制作并销售包子、馒头赚取差价获得利润; 小米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小米为消费者提供智能手机,消费者付费购买,小米赚取销售差价获得收入。
1. 小米的用户是对手机性能、质量、性价比有高要求的消费者; 2. 小米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性价比的智能手机; 3. 小米有别于传统的销售方式,它通过电商的方式来销售手机; 4. 小米采购原材料、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通过赚取差价来获得利润; 淘宝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淘宝为商户和消费者提供交易平台,消费者付费购买商户的商品,淘宝通过收取交易佣金获得收入。
1. 淘宝的用户是销售商品的商家和广大的消费者; 2. 淘宝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了交易平台和电子商务相关的技术服务; 3. 淘宝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招募商家入驻,通过运营吸引消费者前往平台购买; 4. 淘宝通过收取买卖双方的交易佣金来获得利润; 通过对商业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传统包子铺,还是强大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商业模式和形态如何纷繁多样,究其本质均回归到以上 4 个问题中,那么可以用一句话总结商业的本质:卖方为买方提供其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买方为购买产品或服务而付费,卖方因此获得收入,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
本质上,一家包子铺和小米公司其实没有区别,包子铺生产包子卖包子,小米公司生产手机卖手机。
虽然从商业本质上讲,包子铺和小米其实一样,但是在商业模式和业务形态上却有很大的不同,也因此决定了不同的企业赚钱的方式和赚钱的能力也不同。
还是回归到商业模式的 4 个关键要素中,通过对比就能发现,三家企业在 4 个关键要素上存在巨大的差异:
1. 用户 1. 一家包子铺的用户是方圆 3 公里内的消费者,最多不过几十万人 2. 小米的用户是全球的手机消费者,最多可以是全世界人口总数 3. 淘宝的用户是全国的消费者,超过 7 亿人 2. 产品或服务 1. 一家包子铺生产的包子极其有限,一天最多生产数千个包子 2. 小米手机通过自动化机器工厂,一天可生产数百万台手机 3. 淘宝研发出交易平台,无限次使用
3. 如何提供产品或服务 1. 一家包子铺只能通过进店销售或者外卖送货,覆盖方圆 3 公里
2. 小米手机通过电商,全世界卖手机 3. 淘宝通过营销、广告等手段触达任意一个潜在用户 4. 如何赚钱(以下为举例说明,非真实数据)
1. 包子铺一天卖 5 千个包子,每个 3 元,毛利 80%,毛利润 1.2 万 2. 小米一天销售 40 万部手机,每部 2000 元,毛利 5%,毛利润 4000 万 3. 天猫日均 GMV 约 100 亿,0.03%的佣金收入为 3 亿,毛利 40%,毛利润 1.2 亿 综上可以看出,三家企业差异显而易见:
1. 小米和阿里巴巴因为利用互联网打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他们的用户规模是一家包子铺的数十万倍 2. 阿里巴巴的产品是虚拟交易平台,是技术服务,不需要持续投入物理资源进行生产小米和阿里巴巴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工具结合现代化物流设施服务全世界用户,包子铺只能开实体店铺服务方圆 3 公里用户 3. 阿里巴巴只需研发虚拟产品,成本主要是研发费用,而不像小米和包子铺需要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所以阿里巴巴可以做到“一本万利” 通过以上分析简单总结如下:
商业的本质很简单:卖方为买方提供其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买方为购买产品或服务而付费,卖方因此获得收入,收入减去成本就是利润。无论什么公司,商业的本质都一样。
互联网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小米、京东与腾讯、阿里一样,只是借助电子商务、互联网等信息工具,降低了成本,扩大了规模,以及创新了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因此小米、京东与腾讯、阿里一样,都属于互联网公司。
决定不同企业之间差别的,不是因为互联网公司与非互联网公司的属性差别,而是其成本结构、用户规模、业务形态以及模式上的区别,这些关键要素上的差别决定了不同企业的盈利方式、盈利能力以及盈利规模有着巨大的差别。
下面,我们再通过更具体的经济效应和商业定律,围绕章节 1 中总结的企业的成本结构、用户规模、业务形态和业务模式,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的差异为什么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有如此大的差别。
二、四个效应 1. 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指的是扩大规模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规模越大、效益提高越明显。
规模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结构,企业的成本由固定成本+可变成本组成,由于固定成本是不变的,因此生产的越多,分摊到单个产品中的成本就越少,利润就越多。因此一个企业的固定成本比重越大,则规模经济效应越明显。
用一个手机壳的例子来解释:假设一家手机壳工厂的成本由生产设备 10000 元和原材料 2 元组成,生产设备是固定成本,原材料是可变成本;
当生产 1 个手机壳时,手机壳的平均成本=10000+2 元; 当生产 2 个手机壳时,手机壳的平均成本=(10000+2*2)/ 2=5002 元; 当生产 10 个手机壳时,手机壳的平均成本=(10000+2*10)/ 10=1002 元; ······ 当生产 10000 个手机壳时,手机壳的平均成本=(10000+2*10000)/10000=3元; 即生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无限接近于可变成本),当售价不变的情况下,生产越多,赚得越多。
规模效应的本质是边际收益递增或边际成本递减,固定成本比重高的企业规模效应明显,可变成本比重高的企业不具有规模效应或者规模效应弱。
两个例子:
1. 电影行业规模效应明显:一部投资 1 千万元的电影,主要成本由拍摄、片酬、制作、发行等构成,而这些成本全都是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几乎接近于零,因此一部电影上映后,观看 1 次和观看 1 亿次的成本基本不变,则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加,单位成本无限接近于零(假设有 1 亿人观看,单位成本=0.1 元),因此其收益增加非常显著。
2. 包子铺或者超市规模效应弱:超市的主要成本由店租+员工工资+商品采购成本组成,其中店租和员工工资是固定成本,商品采购属于可变成本。当一个超市想卖更多的商品时,就需要采购更多的商品,即可变成本比重高,随着消费者的增加,其单位平均成本降低非常弱,甚至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的可能。
小结:
以知识研发作为投入的经济模式中,单位商品销售的增加产出的收益递增显著,其规模效应明显。
以实物生产作为投入的经济模式中,单位商品销售的增加产出的收益递增微弱,其规模效应微弱甚至不具备规模效应。
2. 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横向供应商的增加或者横向品类的增加所产生的消费规模变大的效应,表现出 1+1>2 的效果。
比如商场、园区的美食城,美食城由于有不同菜品的商家入住,可以提供不同的选择给消费者,而路边的包子铺由于选择有限,因此美食城的流量要比路边包子铺多得多。
而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中,由于没有了物流空间的限制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了协同效应,一个美食城的商家再多也不会超过美食城的最大容纳空间,而美团外卖的在线商家数超过 300 万(2020 年数据),选择越多,流量越大。
协同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给侧的供给规模而非消费侧的用户规模。
3. 双边市场效应 双边市场效应是指不同类型用户之间正向反馈所产生的效应,主要表现为供求双方相互促进。
一个双边市场通常包含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市场中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用户,他们通过一个中介机构或平台来发生作用或进行交易;二是一边用户的决策会影响另一边用户的结果。
双边市场效应主要反映了不同类型的用户之间的相互促进,同类型用户之间则没有交互。
双边市场效应随处可见,不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传统行业,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任何一个涉及供求双方的市场,都有双边市场效应。
传统行业如深圳华强北电子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北京小汤山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因为批发市场选择多,品类齐全,因此采购者愿意去批发市场,当消费者都去批发市场采购时,生产厂家就会在批发市场附近设厂,开设批发档口。
互联网行业如滴滴平台,如果没有滴滴司机就没有用户,相反如果滴滴司机越来越多,则打到车的概率就越来越大、打车越来越方便,那么使用滴滴平台的用户就会增加,用户增加意味着打车需求的增加,则司机会随之增加。
双边市场效应持续变大的结果就是强者恒强,赢者通吃,最终呈现马太效应,容易形成垄断。
协同效应和双边市场效应的区别:前者反映了供给侧内部协同产生的价值,后者反映了供求双方相互之间正向反馈所产生的价值。
4. 梅特卡夫效应 梅特卡夫效应指网络间的节点或者用户之间两两可交互,那么网络的理论价值随用户增长呈指数级增长。用公式表达为:V=k*n² V 表示网络的理论价值,k 是常数,n 表示网络节点数量或者用户数(梅特卡夫效应在很多表述中,其用“网络效应”指代)。
用最早的网络“电话网”来推导梅特卡夫效应:
假设电话公司要在两个用户 A 和 B 之间建立通话,那么需要在 A 和 B 之间搭建一条电话线。假设电话线成本 2 元、两人每月的通话收入为 10 元:
假设电话公司扩大营业规模,增加了一个用户 C,在 A 和 B、A 和 C、B 和 C 之间建立通话,此时只需要新增加一条电话线即可,例如在 B 和 C 之间搭建一条电话线,通过交换机的技术,则 A 和 B、A 和 C、B 和 C 之间都可以直接通话(不需要在 A 和 C 之间继续搭建电话线):
此时发现,2 条电话线产生了 3 组潜在通话:AB、AC、BC; 则成本为 2*2=4 元,收入是 10*3=30 元。
当网络中有 4 个用户时,需要 3 条线,可产生 6 组通话:
此时成本为:2*3=6 元,收入为:6*10=60 元 当网络中有 5 个用户时,需要 4 条线,可产生 10 组通话:
此时成本为:4*2=8 元,收入为:10*10=100 元 ······ 根据规律,当网络中有 n 个用户时,需要 n-1 条线,可产生 n(n-1)/2 组通话 我们把用户量成倍放大:
当网络中有 10 个用户时,需要 9 条线,可产生 10*(10-1)/2=45 组通话 当网络中有 100 个用户时,需要 99 条线,可产生 100*(100-1)/2=4950 组通话 我们发现用户从 10 个增加到 100 个时,潜在通话从 45 个增加到了 4950 个,即用户数增加了 10 倍,潜在价值增加了大约 100 倍。
即:网络的理论价值随用户呈指数级增长,公式表达为:V=k*n²
(备注:本章节中针对 4 个效应的描述主要来引用自许小年教授撰写的《商业的本质和互联网》一书,本章节只是介绍了基本概念,其本质是经济学定律或商业规律,大家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系统化的研究)
小结:
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主要说明了供给规模或者生产规模对价值的影响,是基于成本结构的维度说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大企业的收益。
双边市场效应和梅特卡夫效应主要解释了用户规模和互动方式对价值的影响,是基于用户和互动的维度说明用户增长和互动可以极大地放大企业的收益,尤其是梅特卡夫效应,是网络价值的核心。
当了解以上 4 个概念以后,再来分析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别,就比较容易了,我们只需要横向对比不同的企业是否具 4 个效应或者对比 4 个效应的强弱,就能知道不同的企业之间为什么有差异了,进而可以揭开互联网企业的神秘面纱。
三、不同企业的差异 由于企业非常多,企业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为了简化分析,可以按照业务的相似度将企业大致分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再进行分析,看看这些企业各自的特点、优劣都有哪些。
企业类型和代表企业(业务)划分如下:
1. 硬件公司:小米、华为 2. 自营电商:京东(自营业务)、当当、苏宁、国美 3. 平台电商:阿里(天猫、淘宝)、拼多多、美团 4. 社交/社区:腾讯、字节跳动、快手、微博 1. 硬件公司 硬件公司没有明确的定义,大众口中所说的硬件公司主要指以生产消费级电子设备为主营业务的公司,包括手机、个人电脑、家电等。
国内外的硬件公司代表有:苹果、小米、华为(消费者业务)等; (1)规模效应显著,协同效应显著 从成本的角度看,固定成本主要有研发成本(虽然一台硬件的研发费用是固定的,但是一台硬件的...
推荐访问:万字长文:商业本质与互联网 互联网 万字 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