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考物理《图象记忆法》学习记忆方法精讲(精选文档)

高考物理《图象记忆法》学习记忆方法精讲(精选文档)

时间:2022-06-30 16:1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图象记忆法》学习记忆方法精讲(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高考物理《图象记忆法》学习记忆方法精讲(精选文档)

 

 方法 39 图象记忆法 图像记忆 运用已经记住的东西,让它成为有一定可以回忆出来的顺序的东西,然后把要记的东西和它进行想象、联想连接,因为想象和联想强调了图像,所以把要记的东西让右脑处理了,而右脑又是记忆力非常强的脑部分,所以记忆法的效果非常明显. 物理学是以作图和图象可以很好地再现物理情景和过程,帮助我们很好理解物理原理和规律,物理相关规律的学习我们可以结合图象加深理解和记忆. 图像是一种形象的直观语言,它能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或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对于物理图像要会看、会画.把物理规律、过程等用图像表示出来,能给记忆提供帮助,让我们再现物理情景,清晰物理过程.例如:机车启动的 v-t 图像就容易记住机车启动过程所经历的运动状态,可以知道运动过程牵引力变化情况,可以知道什么时候速度最大. 图像问题做到六看三结合:六看是,看坐标轴、线、斜率、、面积、截距、六看特殊点;三结合是, 运动或力与 图象与 解析式相结合. 1.坐标轴 弄清两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和单位长度.注意坐标原点是否从零开始;注意纵轴物理量为矢量情况时,横轴以上表示此物理量为正,横轴以下表示此物理量为负. 2.图线形状 注意观察图像形状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从而弄清图像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明确图像反映的物理意义. 3.斜率的意义 图线某点的斜率表示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率,大小等于两个物理量增量的比值. (1)x-t 图像中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v-t 图像中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加速度. (2)W-l 图像的斜率表示外力的大小. (3)φ- x 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4)Φ- t 图像的斜率表示单匝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大小. 4.面积的意义 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常代表一个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往往表示纵、横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的乘积的物理意义.

 (1)v- t 图像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2)a- t 图像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 (3)F-x 图像与 x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位移内力 F 所做的功. (4)E-x 图像与 x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位移两端的电势差. (5)i -t 图像与 t 轴所围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移动的电荷量. 5.截距 图像的横纵截距的含义要明确,比如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U-I 曲线的纵截距代表电源电动势. 6.交点、拐点的意义 (1)图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的含义与图像有关,如 x-t 图线与 x 轴交点纵坐标表示开始计时的位置,而v -t 图线与 v 轴交点的纵坐标表示质点的初速度. (2)拐点表示图像的斜率大小或方向发生突变. (3)同一坐标系中不同图像的交点表示具有相同的物理量,如 x-t 图线交点表示此刻相遇(在同一位置),v-t 图线的交点表示此刻物体速度相同. 高中物理常见图象

 高中教材中图象是高考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常见的图象和图象归类如下: 一、运动学的 x x- -t t 与 与 v v- -t t 图象

 1) x -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2) v - t 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斜率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加速度的方向. (3)面积意义 ①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大小. ②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方向;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

 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方向. 3)对两种图象的理解 (1) x - t 图象、 v - t 图象都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图象中各点的坐标值 x 、 v 与 t 一一对应. (2) x - t 图象、 v - t 图象的形状由 x 与 t 、 v 与 t 的函数关系决定. (3)无论是 x - t 图象还是 v - t 图象,所描述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例 1 如图 1 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 0~ t 3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质点在 0~ t 1 时间内的加速度与乙质点在 t 2 ~ t 3 时间内的加速度相同 C.甲质点在 0~ t 1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质点在 0~ t 2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D.在 t 3 时刻,甲、乙两质点都回到了出发点 答案 A 解析 因在 0~ t 3 时间内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图线与 t 轴所围“面积”相等,说明位移相等,则甲、乙两质点的平均速度相等,故 A 项正确.在 0~ t 1 时间内,甲的图线斜率为正值,加速度为正方向;在 t 2 ~ t 3 时间内,乙的图线斜率为负值,加速度为负方向,两个加速度不相同,故B项错误.甲质点在0~ t 1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0+ v02= v02 ;乙质点在 0~ t2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 0+ v02= v02 ,故 C 项错误.由图可知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均为正值.则两质点均做单向直线运动,不可能回到出发点,故 D 项错误. 例 2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直道上行驶,它们运动的位移 x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 2 所示.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 t 轴相切于 10 s 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初速度为零 B.乙车的初位置在 x 0 =60 m 处 C.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1.6 m/s2

 D.5 s 时两车相遇,此时甲车速度较大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 v 甲 = Δ xΔ t =205 m/s=4 m/s.故 A 错;由图可知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看做是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x = 12 at2 ,由图可知,当其反向运动 5 s 时,位移为 20 m.则有 20= 12 a ·52 ,得加速度大小a =1.6 m/s2 .因其共运动了 10 s,可得x 0 = 12 ×1.6×102

 m=80 m.C 对,B 错. t=5 s 时,两车相遇,但甲车速度 v 甲 =4 m/s 小于乙车速度 v 乙 =8 m/s,D 错.

 图 1 图 2

 二、机车的启动方式

 (1)无论哪种启动过程,机车的最大速度都等于其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即 v m =PF min =PF 阻 (式中F min 为最小牵引力,其值等于阻力 F 阻 ).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的运动过程中,匀加速过程结束时,功率最大,但速度不是最大, v = PF < vm =PF 阻 . 例 在检测某种汽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 3×103

 kg 的汽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40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该汽车的牵引力 F 与对应速度 v ,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 F- 1v 图象(图线ABC 为汽车由静止到达到最大速度的全过程, AB 、 BO 均为直线).假设该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根据图线 ABC : (1)求该汽车的额定功率; (2)该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 35 s 达到最大速度 40 m/s,求其在 BC 段的位移. ①最大速度在图象中对应的力;② AB 、 BO 均为直线. 答案 (1)8×104

 W(2)75 m 解析 (1)由图线分析可知:图线 AB 表示牵引力 F 不变即 F =8 000 N,阻力 F f 不变,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 BC 的斜率表示汽车的功率 P 不变,达到额定功率后,汽车所受牵引力逐渐减小,汽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达到最大速度 40 m/s,此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可知:当最大速度 v max =40 m/s 时,牵引力为 F min =2 000 N 由平衡条件 F f = F min 可得 F f =2 000 N 由公式 P = F min v max 得额定功率 P =8×104

 W. (2)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 v B = PF ,代入数据解得v B =10 m/s 汽车由 A 到 B 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启动方式 恒定功率启动 恒定加速度启动 P - t 图和 v - t 图

 a = F - Ffm=2 m/s2

 设汽车由 A 到 B 所用时间为 t 1 ,由 B 到 C 所用时间为 t 2 ,位移为 x ,则 t 1 = vBa =5 s, t2 =35 s-5 s=30 s B 点之后,对汽车由动能定理可得 Pt 2 - F f x = 12 mvC2 - 12 mvB2 ,代入数据可得x =75 m. 三、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 (1)任意电路: P 出 = IU = IE - I2 r = P总 - P 内.

 (2)纯电阻电路: P 出 = I2 R =E2 RR + r2 =E2R - r2R+4 r. (3)纯电阻电路中输出功率随 R 的变化关系 ①当 R =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 P m = E24 r . ②当 R > r 时,随着 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③当 R < r 时,随着 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④当 P 出 < P m 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 R 1 和 R 2 ,且 R 1 R 2 = r2 . ⑤ P 出 与 R 的关系如图 1 所示. 例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平行金属板之间的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由于某种原因灯泡 L 的灯丝突然烧断,其余用电器均不会损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小 B.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大 C.液滴将向上运动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答案 C 解析 当L的灯丝突然烧断时电路中总电阻增大,则总电流减小,电源的内电压和 R 1 电压减小,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路端电压增大,故电容器 C 的电压增大,板间场强增大,带电液滴所受的电场力增大,则该液滴将向上运动,C 正确.由于 C 两端的电压增大, R 2 、 R 3 中的电流增大,则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均变大,A错误.因干路电流减小,则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变小,B 错误.由于电源的内外电阻的关系未知,不能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如何变化,D 错误.选 C. 四、 路端电压 U U 与电流 I I 的关系 (1)关系式: U = E - Ir . (2) U - I 图象如图 2 所示. ①当电路断路即 I =0 时,纵坐标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 ②当外电路短路即 U =0 时,横坐标的截距为短路电流. 图 2 图 1

 ③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的内阻. 例 (多选)在如图所示的 U - I 图象中,直线Ⅰ为某一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 R 的 U - I 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 R 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0.5 Ω B.电阻 R 的阻值为 1 Ω 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4 W D.电源的效率为 50% 答案 ABC 解析 由图线Ⅰ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内阻为 r =EI 短 =0.5 Ω;由图线Ⅱ可知,电阻R 的阻值为 1 Ω,该电源与电阻 R 直接相连组成的闭合电路的电流为 I =Er + R =2 A,路端电压U = IR =2 V(可由题图读出),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P = UI =4 W,电源的效率为 η = UIEI ×100%≈66.7%,故选项 A、B、C 正确,D 错误. 五、 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1.题型简述 借助图象考查电磁感应的规律,一直是高考的热点,此类题目一般分为两类: (1)由给定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正确的图象; (2)由给定的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定性或定量求解相应的物理量或推断出其他图象.常见的图象有 B- t 图、 E - t 图、 i - t 图、 v - t 图及 F - t 图等. 2.解题关键 弄清初始条件、正负方向的对应变化范围、所研究物理量的函数表达式、进出磁场的转折点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解决图象问题的一般步骤 (1)明确图象的种类,即是 B - t 图还是 Φ - t 图,或者 E - t 图、 I - t 图等; (2)分析电磁感应的具体过程; (3)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确定方向的对应关系; (4)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写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 (5)根据函数关系式,进行数学分析,如分析斜率的变化、截距等; (6)画图象或判断图象. 4.求解电磁感应图象类选择题的两种常用方法 (1)排除法:定性地分析电磁感应过程中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增大还是减小)、变化快慢(均匀变化还是非均匀变化),特别是分析物理量的正负,以排除错误的选项. (2)函数法: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定量地写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由函数关系对图象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 1 (多选)(2016·四川理综·7)如图 1 所示,电阻不计、间距为 L 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一定值电阻 R .质量为 m 、电阻为 r 的金属棒 MN 置于导轨上,受到垂直于金属棒的水平外力 F 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外力 F 与金属棒速度 v 的关系是 F = F 0 +kv ( F 0 、 k 是常量),金属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金属棒中感应电流为 i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F 安 ,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U R ,感应电流的功率为 P ,它们随时间 t 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有()

 图 1

  答案 BC 解析 设金属棒在某一时刻速度为 v ,由题意可知,感应电动势 E = BLv ,回路电流 I =ER + r =BLR + r v ,即I ∝ v ;安培力 F 安 = BIL =B2 L 2R + r v ,方向水平向左,即F 安 ∝ v ; R 两端电压 U R = IR =BLRR + r v ,即U R ∝ v ;感应电流功率 P = EI =B2 L 2R + r v2 ,即P ∝ v2 . 分析金属棒运动情况,由牛顿运动第二定律可得 F 0 + kv -B2 L 2R + r v = ma ,即F 0 +( k -B2 L 2R + r ) v = ma .因为金属棒从静止开始运动,所以 F 0 >0 . (1)若 k =B2 L 2R + r ,金属棒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此情况下没有选项符合; (2)若 k >B2 L 2R + r , F合 随 v 增大而增大,即 a 随 v 增大而增大,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的关系可知 B 选项符合; (3)若 k <B2 L 2R + r , F合 随 v 增大而减小,即 a 随 v 增大而减小,说明金属棒在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加速度减小为 0 后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四个物理量与速度关系可知 C 选项符合. 综上所述,选项 B、C 符合题意. 电磁感应中图象问题的分析技巧 对于图象选择问题常用排除法:先看方向再看大小及特殊点.

 对于图象的描绘:先...

推荐访问:高考物理《图象记忆法》学习记忆方法精讲 高考 图象 记忆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4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