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精品调研报告10篇(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加强医疗废物科学规范管理打赢环保防线疫情阻击战新发展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思考金融业支撑“三高四新”战略能力研究及对策分析以“四个融合”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从“七普”数据看生育政策将老旧小区“微改造”升级为“绿色改造”助力我省碳达峰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湖南自贸试验区打造为制度创新高地打造“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县域经济新版本加强医疗废物科学规范管理打赢环保防线疫情阻击战
X年X月,我国多地再现新冠肺炎多点散发本土疫情,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现已成为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容易引发“多个源头”“多面突围”的复杂防疫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毫不放松抓好近期聚集性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有效防范化解医疗废物潜在的生物安全和生态环境风险,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环节。要密切跟踪疫情形势,树牢底线思维,准确掌握各地尤其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医疗废物实际产生和处理情况。为加强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科学规范管理,做好疫情防控配套的环境保护工作,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决策,探索建立医疗废物综合管理最佳实施方案
目前,医疗废物在处理方法上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温焚烧法,另一类是以高温蒸汽消毒、化学消毒、微波消毒等技术为代表的非焚烧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医疗废物处理方法均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尚不存在一种完美无缺的“万能技术”。因此,在医疗废物处理技术路线选择的事前环节,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综合考虑拟处理医疗废物的本质属性、处理技术的可靠性与潜在安全风险、设备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操作人员职业安全等因素,不搞“一刀切”式的医疗废物处理模式。与此同时,还需统筹兼顾相关政策法规、经济投资回报率、服务地区人口规模、公众的接受程度等因素,做实做细各类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可行性研究与项目顶层设计,持续跟进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舆情监测等工作,力争做到“一市一策”“一厂一案”。紧密结合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探索医疗废物处理的最优技术方案,确保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X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和处理处置X全落实,实现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日产日清”。适时淘汰现有老旧设施,更新技术装备,大幅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现代化水平。
二、与时俱进,加快医疗废物管理与现代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进入新时代,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X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新兴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医疗废物管理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合理运用上述高精尖技术,可为实现我国医疗废物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现代化,助力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管理应急体系“插上科技的翅膀”。建议通过组建跨学科专家团队,创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与管理信息平台”等类似的信息共享机制,发挥信息系统“哨兵”和“探头”的作用,进而对医疗废物的种类、重量、处理状态、实时位置等关键要素进行全覆盖管理与调控。建立集中处置与自行处置相结合、属地负责与区域协同相结合的现代化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和治理体系,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转运、存储、处置等流程的智慧监管,不断优化操作流程,做到安全、高效、经济地运用最优化的技术路线对医疗废物进行全流程管理。
三、协调联动,促进医疗废物管理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实现医疗废物安全有效管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一个颇具系统性、专业性、公益性的国家级大型工程,涉及多个不同行政管理职能的政府机关,需要加强发展改革、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工业和信息化、住建、财政、交通运输、科技等有关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平战结合”的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公众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加大对医疗废物“黑色产业链条”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先进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对外引进力度,加大对国产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市场化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的操作管理流程,明确医疗废物产生方、回收方、监管方各自的职责,引导医疗废物处理行业健康发展,激发国内医疗废物处理技术研发机构进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打造一批设施好、功能全、服务优、创新强的医疗废物处理龙头企业或产业集群。坚持“补短板”“强能力”“控风险”同步推进,实现医疗废物管理相关产业行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议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牵头,以《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为指导,紧密结合“无废城市”建设等重大项目,遵循“闭环管理、定点定向、全程追溯”的原则,出台一系列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理技术规范与管理指南,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规体系,努力扭转我国在医疗废物技术自主研发领域的被动局面,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四、深化合作,通过国际生态环保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医疗废物的安全有效管理不仅是一个国家级问题,更是一道世界级的“重点题”“难点题”“热点题”,事关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全人类的健康福祉。我国应牢牢把握绿色“一带一路”与“健康丝绸之路”建设等重要国际合作平台,以医疗废物处理管理为切入点,结合污染防治攻坚战、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新战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抗疫大局”,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环境署(UNEP)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外环境保护与卫生健康政府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更深层次的开放与合作,向世界贡献医疗废物管理领域的“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同时积极参考借鉴国外在医疗废物管理领域取得的先进经验,力争在医疗废物管理领域做到“让人民满意”“令世界瞩目”。通过国际生态环境保护交流合作,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阈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新发展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调查思考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后,党中央提出要从体制机制、政策实施、资源投入等方面促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提出新要求,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是总书记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深入阐述,更加明确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了新阶段。在新发展阶段,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新发展阶段,金融如何围绕乡村振兴总体战略要求,明确功能与定位,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转变,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和农村改革提供动力支持,是当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以X省X市为个案,作一些有益探索。
一、X市“三农”发展现状和金融服务实践
X年,X市委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全市不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亿元,增长X。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由X年的X亿元增加到X年的X亿元,X-X年平均增长X。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作物总产量X万吨,增长X。X县试验示范基地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创造世界新纪录。全市立足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加强科技支撑和经营创新,特色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亮点。“三黄两茶”(黄花菜、湘黄鸡、黄贡椒、茶油、茶叶)等一批特色产业脱颖而出。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产业扶贫到户覆盖率达到X(兜底除外),油茶产业扶贫创造了“X经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推进,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自然村通水泥路、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全覆盖,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加强。全市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分别达X、X。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X县实现脱贫摘帽,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金融服务的实践和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效落实乡村振兴金融支持新政策
一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规划,结合X实际情况出台《X年金融支持X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督促辖内金融机构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是充分发挥再贷款等专项政策工具的作用。人民银行X市中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引导金融资源回归“三农”。近五年来,X市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X亿元,撬动各涉农金融机构发放特色信贷产品金额达X亿元,为农户创业、乡村产业良好发展提供了资金来源。
三是助力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改革。探索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权、农业机械设备、运输工具等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入股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X市已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产品创新,其中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已经开展近十年,辖内X个县(市)全部被评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共支持油茶龙头企业X余家,油茶合作社X家,家庭农场X家,专业大户X家,帮助近X万农户实现人均增收X元以上,实现了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共赢发展。X耒阳市作为全国X个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市)之一,目前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已经实现县域金融机构全覆盖,农房抵押贷款余额X万元,有力的盘活了农村的资产资源。
2、全面优化乡村振兴金融生态新环境
一是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支付清算网络向农村延伸,加大POS机、ATM机的布放力度,推进金融IC卡、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应用,拓展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消费金融等业务领域。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在全市X个贫困村完成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布放助农取款等支付服务设备X台,助农取款交易X万元,改善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质量。
二是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X市中支积极推动出台《X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X市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文件,牵头制定《X市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评选管理办法》,选取信用基础较好的乡村进行试点,全面开展信用村创建工作。截至目前,X市辖内农户X万户,共建立农户信用档案X万户,占全市农户的X。已建立X个信用村,评定信用农户X万户,累计发放贷款X亿元。
三是金融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以本地乡风文明、乡村治理为基础,X乡铸就“诚信之乡”、X县X村上线“厚德同心积分银行”系统打造“X模式”,积极探索“信用+乡村治理”和“信用+金融惠农”,走出一条文明引领、全民参与、金融助力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3、创新指导乡村振兴金融产品新升级
一是实施金融支持旅游扶贫战略,助力X市发展生态观光休闲等乡村旅游,加快X油茶小镇建设,支持X田野绿世界、X休闲田园等景区提质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X条旅游精品路线,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供给,进一步做响辖内县(市)的旅游品牌。
二是深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支持力度,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企业+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业品牌。
三是推进“一县一特”特色产业发展。人民银行X市中支联合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特色产业企业名录清单,如指导出台《X县金融支持黄花菜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累计发放特色产业再贷款X亿元,引导农业银行创新“黄花贷”等信贷产品,撬动X县金融机构发放特色产业贷款X亿元,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X家、种养大户X余家,充分发挥了“小黄花菜、大产业”重要扶贫和乡村产业振兴作用。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存在的短板
1、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体系需要完善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以完善的金融体系为支撑,但目前城乡经济发展两极分化明显,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乡村振兴过程中还有待完善。
一方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意愿不强。受集约化经营调控的影响,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量缩减,部分行贷款权限上收至地市级机构,县级及以下分支机构缺少独立的贷款审批权,只具有资金组织权、贷款调查权和回收权。很多大型商业银行较少涉及甚至基本不开设农村金融业务,区别对待“三农”发展,无法满足农户正常信贷需求。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尚不健全。当前主要深耕农村市场的邮储银行、农商银行以及村镇银行,服务能力均不足,且规模偏小,参与防返贫、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面窄,难以有效发挥金融服务作用。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较小,为了寻求出路,为考虑其经营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门槛较高,服务农村经济的作用不明显。
2、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资源创新不足
当前,金融资源创新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供给与需求矛盾较为突出。从需求端看,农村地区“贷款难”。农村地区既有满足简单生产生活需要的零散、小额、短期性的金融需求,也有用于扩大再生产、高层次消费、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的集中、大额、长期性的金融需求。面对不同层次的贷款需求,农村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相对滞后,在产品多样化、对象精准化及服务精细化方面明显不足,农户申贷获得率及时效性较低。从供给端看,金融机构“难贷款”。由于农业的低收益、高风险的特征长期限制了信贷的投入,一方面,传统种养业易受自然环境、灾害等影响,具有天然的被动性。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顺周期性明显,“谷贱伤农”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风险容易演变传递到金融领域,进而形成信贷风险,因此金融机构考虑贷款的安全性在信贷资金投放过程相当谨慎,“难贷款”现象在农村地区比较普遍。目前,X全市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存贷比为X,最低的只有X,农村金融资源的创新利用严重滞后。
3、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环境有待优化
一是金融服务成本高。部分农村区域经济落后、交通滞后、居住分散,金融机构贷前调查、信贷审批、贷后管理成本高。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部分农村居民对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第三方支付安全性心存疑虑,接受程度较低,普及难度较大,而对物理网点、人工服务依赖程度较高,提高了金融服务成本。
二是农村信用环境较差。目前,农村信用行为主体守约遵规、信守约定的意识还有待强化,贷款欺诈和逃废债行为时有发生,农村信用信息零星分散参差不齐,没有实现系统性整合,信息可获得性、完整性、准确性较低,信息不对称。
三是金融基础设施底子薄。部分乡镇存在地域广、人口分布分散、所属行政村多等特点,当地设置的物理网点及自助设备往往无法满足这类乡镇的金融服务需要,较低的支付服务覆盖面和服务率、较少的ATM机具、缺少信贷和理财等综合功能的自主终端等均会限制金融支持作用发挥。
4、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改革不够深入
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功能缺乏。村(组)自治组织是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组织管理者,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转化为乡村产业的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但其融资功能缺失,个体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互动还相对缺乏,小、散、弱的农户难以获取和承接金融资源的大量投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融资需求的现实问题。
二是农村金融担保机制实效不足。传统风险管理手段的核心离不开抵押担保,农村产权交易体系不健全,财产权利抵押登记、评估、流转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仍然不能满足需求,抵押物处置存在困难,服务“三农”的融资担保机制的合作机制存在短板。
三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力度有待加强。建设用地、农用地、宅基地“三块地”资产价值未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农民难以获得资产性收益。宅基地流转范围受限且缺乏统一的平台,难以实现抵押担保获得金融支持的便利。集体土地经营权的转让登记制度仍然缺失。
三、新发展阶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及政策建议
1、优化让“三农”变新的金融体系,做好“两条腿走”的衔接同步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要做好“两条腿走”的衔接同步。一方面,按照X年过渡期的要求,继续完善金融扶贫体制机制。及时调整包括货币政策工具、扶贫小额信贷等金融政策的侧重点,保持政策的连贯性和时效性,使金融优惠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村脱贫群体。另一方面,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要探索建立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金融要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从“特惠”到“普惠”的转变,将金融扶贫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应用到服务乡村振兴中去,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发挥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有针对性的中长期信贷支持。
二是推动大型商业银行适度下沉业务层级,立足本行优势、创新产品设计、优化网点布局,持续提升错位竞争能力,增加首贷客户数量,更好地服务好农业龙头企业。
三是发挥好农村商业银行的主力军作用,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切实满足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促进金融活水精准流入田间地头。
四是加快推进村镇银行的有序发展,积极发挥其他机构的有益补充作用,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渠道。
五是积极发挥各类金融工具稳定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利益的作用。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加强涉农保险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科学确定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机制,拓宽财政补贴险种,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
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分散的功能,推动各类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开发和上市。
2、创新让农业变强的金融服务,打造“高质高效”的农业现代化
农村金融供给需要契合农村经济环境,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基础,不仅要有量的支持,还要注重质的提高。
一方面,金融机构要紧盯乡村振兴的战略需求。制定与农村改革、农业投资相一致的战略方向,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鼓励农业产业推进农产品生产、购销、加工、销售、流通等一体化的全产业链的发展,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业产业链金融,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金融投入应注重采用市场化方式,投入重点是具有一定收益、能够保障合理回报的领域,包括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的金融服务、聚焦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金融服务、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的金融服务,以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设计符合农民、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农户融资需求和特点,丰富贷款产品体系,开发随贷随用、随借随还产品和线上信贷产品,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贷”、无还本续贷业务,合理设置贷款期限,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优化“保险+信贷”模式。同时,创新金融机构内部信贷管理机制。单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计划,并在内部转移定价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实现信贷资源增量优化、存量重组。完善差异化考核机制,落实涉农信贷业务的薪酬激励和尽职免责。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推动分支机构尤其是县域存贷比偏低的分支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的额度、利率和期限,鼓励开展与农业生产经营周期相匹配的流动资金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业务,提供支付结算、信贷融资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3、发展让农村变美的绿色金融,助力“宜业宜居”的乡村建设行动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发挥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发展推动农村绿色金融、信用信息环境建设,为更好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建设“宜业宜居”的美丽乡村提供金融生态支撑。
一方面,应在“硬件”上下功夫,以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助推乡村建设。一是以绿色金融引导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差异化信贷手段引导农村资源配置向绿色、循环、低碳领域倾斜,为污染防治、乡村绿色生态建设、新能源产业等企业提供贷款支持,对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需求,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土壤治理改善、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基础设施,推动农村绿色发展。二是以科技金融夯实美丽乡村基础;
科学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先进技术,进一步拓展在线融资、线上支付结算、农村电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大数据为不同类型的农民精准画像,有针对性地设计信贷模型,开发纯信用、低利率、可循环的小额贷款。
另一方面,应在“软件”上下功夫,解决好信用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存在短板等问题。着力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农业数字化与金融数字化的对接,强化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宣传诚信文化,强化诚信教育,培育农村地区各类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信用评级覆盖率,创新信用评价模式和共享机制,促进信息、信用、信贷紧密联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激励银行机构发放涉农贷款。做好农业贷款投放的担保增信支持,并适当减免担保费用,减轻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
4、推动让农民变富的普惠金融,实现“富裕富足”的农村改革
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脱贫攻坚的着力点,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加大普惠金融力度,促进城乡资源配置均等化,促使城乡融合均衡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支持农村交通、供水、教育、医疗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政策、利率政策等金融手段,主动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探索创新更多基于农村资源要素的信贷产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信贷服务,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活跃乡村经济,促进城乡双向流通,促进农民收入、农村消费双提升,助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致富,促进城乡要素流动自由化。
加大金融支持农村改革配套服务力度,拓宽农民实现富裕富足的收益渠道。
一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推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经验,推进农村集体土地集约化利用、厂房设施市场化经营、集体闲置资金资本化运营,唤醒“沉睡的资产”。
二是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及其联合社为其带动的家庭农场、农户等提供担保增信,或者整合利用集体资金入股经营稳健的农业企业、优质公共服务项目,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三是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积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等抵押贷款业务。探索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快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价值评估、流转交易、处置变现等配套机制和平台建设。
金融业支撑“三高四新”战略能力研究及对策分析
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业作为经济的血脉,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竞争力。随着X“三高四新”战略、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以及企业转型升级、“两新一重”建设等,全省将迎来更大的融资需求,加快金融业发展比以往更加迫切。经研究,我们认为X省金融业要围绕做大总量,优化存量,以优良的发展环境吸引金融要素集聚,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
一、“引金入湘”,争取域外金融机构布局
针对我省金融业发展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匹配的局面,建议实施“引金入湘”工程,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目标,通过财政扶持、人才引进、教育医疗资源倾斜等配套措施联动,吸引更多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中介组织等金融机构落户X。
一是争取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布局。一方面是鼓励在湘金融机构向上争取在X布局开展科技金融、制造业金融、绿色金融等各类金融创新试点,提高业务拓展能力;
另一方面是大力发展金融总部经济,吸引金融机构在长沙设立法人总部,不断增强长沙市金融业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二是引导金融机构向长沙市以外的市州延伸布局。压实责任,推进金融业发展不足的市州,加快引进金融机构,完善网点布局,引导金融服务向县域延伸,提高市州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三是鼓励征信公司、资信评估(评级)公司、金融媒体、保险配套服务等中介机构入湘。
四是争取外资金融机构布局X。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落地,证券、期货、基金等证券业金融机构外资持股占比的陆续“松绑”以及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国际金融机构加快了在我国的布局。X应依托中国(X)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和中非经贸合作,争取外资金融机构布局。
二、培育主体,壮大地方金融机构
地方金融机构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三农”、基层、中小微企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X应综合运用财税、监管等政策,通过建立激励有效、风险可控、协调配套的扶持措施,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优做强。
1、建立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长效培育机制
落实国务院关于充实中小银行资本的要求,建立资本补充长效机制,引入战略投资者,推动中小银行股权结构优化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地方金融机构等的资本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财政注资、减费降税、弹性化监管等政策激励,构建大小银行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良性竞争局面。
2、培育新兴金融业态
梳理发展落后的金融业态和需要重点培育的金融业态,比如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深入调研,列出问题清单,出台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政策,补齐金融业态短板。
3、引导金融机构回归本源
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X,聚焦服务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例如,对促进X“三高四新”战略实施、长株潭一体化、开放发展等具有特殊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专项政策支持;
进一步明确中小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坚持差异化经营、坚持本土化发展的定位,通过监管考核机制推动中小银行内部构建起支农支小的资源倾斜机制。
三、差异竞争,大力发展特色金融
1、推进金融业特色化发展
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围绕X“三高四新”战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中非经贸合作等重大战略,在制造业金融、科技金融、金融开放、金融服务区域一体化等方面,创新一批金融产品,探索一批改革经验,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
2、推进X金融中心特色化发展
X金融中心目标是打造立足中部、辐射西部的全国区域性金融中心。据统计,全国有X多个城市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武汉也提出来打造中部金融中心。事实上全国不可能有这么多金融中心,只有立足全省产业结构和区位优势,依托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在服务“三高四新”战略、中部地区崛起等方面开展制度和业务创新,打造服务中部地区的重要投融资平台,形成特色优势。
3、推进金融机构特色化发展
引导地方金融机构由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经营,由同质化向差异化、特色化的转型发展,突出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加快产品自主创新,培育和挖掘客户和市场的真实、潜在的需求,不断推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竞争优势。
四、弯道超车,打造金融数字化发展样板区
当前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和科技正发生深刻变革,金融不仅需要加速融入产业和科技,还需借助这场变革,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自身转型。同时,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长期性和必然性,提高金融业数字化水平,降低信息不对称,是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途径。
一是健全金融数据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要完善政府各部门数据沟通协调机制,明确数据开放的制度、规则、标准,加快推进数据共享平台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打通监管部门与监管对象之间的数据鸿沟。完善地方类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组织的数据监控和统计体系,建立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人民银行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减少监管的信息不对称。
二是鼓励金融机构重视金融科技,运用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重塑业务模式,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流程再造、服务模式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风险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鼓励大型金融机构的科技体系向外输出相关技术成果和赋能经验,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的数字化经营,共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运行体系,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推进数字人民币在消费支付、社会民生、生产制造等领域的应用。
五、精准施策,营造优良金融发展环境
金融业的良性运转依赖于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只有努力打造公平、诚信、法治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环境,金融才能与实体经济发展相匹配。
1、深化金融领域改革
依托长株潭城市群金融改革,主动承接国家金融改革任务,复制一批外省金融改革经验。如兰考县普惠金融改革,浙江、江西等地的绿色金融改革,广西跨境金融改革等。
2、研究出台鼓励金融机构立足X、服务X的激励机制
通过财政存款等资源配给,及奖金激励、名誉支持等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立足X、服务X。同时,围绕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构建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信贷机制。
3、打造良性的竞争环境
从监管政策、税收、补贴等方面入手,全面清理、修订、完善相关鼓励政策、竞争政策,营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
4、建立促进金融发展与防控风险相协调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针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监管手段、监管工具等方面薄弱的情况,加快地方金融立法,建立机构监管、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相协调的综合监管模式;
稳妥推进监管改革,如探索复制北京“监管沙盒”的试点经验,激发金融科技创新活力;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科技建设,提升监管效率和覆盖面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金融业新模式、新技术、新需求的深入研究,深刻把握区域金融创新特点和方向,不断完善监管模式,营造鼓励金融创新的监管环境。
5、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一方面,针对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部门数据共享、数据更新等堵点难点问题,专门研究解决。另一方面,严格规范信用约束机制,完善信用主体权益保护。
以“四个融合”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为我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指明了方向。X是国家X山片区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近年来,我们始终以***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举全县之力、聚全县之智,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打造了X脱贫攻坚的“X样本”。同时,我们坚持“四个融合”,主动探索、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X乡村走向全面振兴。
一、以落实“四个不摘”为总要求,坚持组织保障有机融合
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在于我党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我们将其总结提炼、推广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实现两项工作“一盘棋、一体化”推进。
1、在领导体制上系统谋划、一体推进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级扶贫工作机构不能简单地撤销并转。我们在成立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的基础上,又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均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统筹日常工作,定期调度督导。X年以来,县委召开的X次常委会议有X次研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2、在帮扶力量上系统谋划、一体推进
多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发现、锻炼了一大批敢于担当、一心为民的党员干部。为确保这支队伍继续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继续下沉县乡村主体、县直单位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联“三支力量”,用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促进乡村振兴。当前,全县共有X家县直单位“结对”帮扶、X名干部常年“驻村”帮扶、X名党员干部“结亲”帮扶。
3、在工作机制上统筹谋划、一体推进
脱贫攻坚的一整套有效机制办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借鉴。我们将其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并不断健全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事项跟踪办理机制、项目推进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等,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推进。X年以来,全县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X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解决各类问题X个。
二、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坚持产业发展有机融合
产业发展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产业升级是实现两项工作有机衔接的必然要求。我们始终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为抓手,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1、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区域化、特色化
巩固柑橘、茶叶、蔬菜、烟叶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土鸡、香猪、中蜂等特色养殖,培育以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游和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在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指引下,发挥各地特色,制定阶段性的产业规划,实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全县柑橘、茶叶产业村分别达到X个、X个,种植面积分别达到X万亩、X万亩;
土鸡养殖规模达到X万羽、香猪X万头、中蜂X万多群。
2、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
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招引一批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继续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强品改提质,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发展后劲。全县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X家,拥有湘佳股份、杨氏果业、正大集团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3、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创造性
坚持财政优先保障、金融优先服务农业产业,继续在每村设立村级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基金,对发展种养业的农户进行奖励。进一步推动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近五年来,全县累计拨付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基金X亿多元。
三、以生态文明为结合点,坚持绿色发展有机融合
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继续坚持绿色减贫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我们坚定不移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路径,持续擦亮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较好的县”名片。
1、保护绿色生态
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重点水域治污治岸治渔,抓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清零,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美丽庭院、幸福农家”创建,守护好X的绿水青山。全年县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X天,优良率X,空气质量改善率全省第五,饮用水、地表水水质达标率X。
2、发展绿色经济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建设,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打造以富博科技为基地的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产业园和以愿景科技、X航天磁电为中心的新材料产业园,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X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X。
3、倡导绿色生活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贯穿始终,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道德教化、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积极引导群众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目前,全县共建成文明卫生村X个、生态村X个。
四、以乡村治理为着力点,坚持D建引领有机融合
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都要牢牢抓住D建引领这把“金钥匙”,为全面脱贫、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乡村治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X是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县,我们把“两联两包”(党组织自治组织联动包片区,党员屋场员联户包屋场)作为开展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努力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贡献“X经验”。
1、坚持“五个融合”,重设组织架构
按照“地域相邻、产业趋同、风俗相近、规模适度、群众认同”原则,坚持村区、片区、屋场融合,党小组组长、片区长、屋场长融合,在职党员、兼职党员、无职党员融合,党务、政务、村务融合,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五个融合”,对原有行政村的区划旧格局、管理旧模式实行改革,进行区划重整、组织重构,每村科学划分片区,片区建立屋场,以屋场形成微治理单元,实现管理服务全覆盖。
2、聚焦“六个促进”,明确治理任务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群众视角,结合实际明确治理任务,发挥群众主动作用,广泛吸纳各方资源,在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调处矛盾纠纷和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等方面发力,全力实现“六个促进”,即促进乡风文明、促进产业发展、促进环境整治、促进安全稳定、促进政务便民、促进民生改善,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以教育发展为例,仅X年就整合各类资金X亿元,建设项目X个,X先后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X省教育强县。
3、建立“六项制度”,夯实工作保障
探索建立“六项制度”,即联系服务制度、屋场协商制度、议事决策制度、应急处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考核激励制度,不断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新要求,推动乡村治理可持续发展。为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成立近千支“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深入到各村、各社区参与联防联控,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在全县建立了最严密的防控网络。自X年X月X日以来,全县无一例新增确诊病例,实现了X例输入性病例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二代病例”零发生,牢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X阵地”。
以高质量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站位,强化执行,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三农”工作新格局,谱写乡村振兴X新篇章,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
一、巩固脱贫成果,坚决防止返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
保持扶贫政策持续稳定。把握X年政策过渡期,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坚决防止“一摘了之”。稳定提高兜底保障救助类政策,延续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调整优化金融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稳岗就业等发展类政策,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认真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每年明确X个示范乡镇、X-X个重点帮扶乡镇、一批重点帮扶村,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整体提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加大监测帮扶力度。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加强定期检查和动态管理,持续跟踪监测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建立健全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实行动态清零,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坚持预防性措施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发现返贫致贫隐患苗头,提前落实预防性措施;
出现返贫致贫,及时核实原因,给予精准帮扶。要保持机构队伍总体稳定,切实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
防范化解扶贫领域风险。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加强扶贫小额信贷风险管控,积极稳妥防范逾期不良风险,根据国家新的金融助农政策,做好过渡期内的小额信贷工作。加强村级光伏电站的运维管理,规范发电收益的分配使用,促进村级光伏发电项目规范运行、持续发挥效益。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监督管理,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试点工作,明晰所有权,搞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规范处置权,公开监督权,确保扶贫项目资产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挥效益。
二、扛牢政治责任,保障粮食安全
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作为粮食生产大县,始终把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生产供应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细抓好。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打击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X万亩耕地、X万亩基本农田的底线。规范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重点抓好涔天河灌区X段、上坝灌区改造建设,加快干渠、支渠沿线耕地开垦、改造进度,确保今年新增耕地X亩以上、全县耕地面积稳中有增。
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继续抓好“治理抛荒三年行动”,从严从实落实遏制抛荒十条,及时严格兑现奖惩,精准落实惠农保耕补贴政策,推动粮食生产稳中有进。积极引导承包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对外出务工或不愿耕种而抛荒的耕地,及时组织代耕代种、托管服务或协调流转,确保应耕尽耕、应种尽种,确保不出现一亩一丘田抛荒现象。
坚决提升产能质量。稳定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严格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广大群众种粮积极性。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扎实做好水利工程,充分利用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等资源发展旱杂粮生产,确保旱涝保收,稳产高效。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办点工作责任制,扎实做好万亩、千亩、百亩办点示范,带动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广运用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模式,提升机械化水平,降低种粮成本。聚力推广良种良法,扩大优质稻生产,精耕细作,提升粮食品质。
三、强化要素保障,稳定市场供给
强化要素保障,切实抓好产业规划、土地流转、主体培育、育苗供应、技术培训和示范点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抓好生猪稳产保供。持续恢复生猪养殖产业,抓好温氏、永邦、X现代农业集团优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做实现代化生猪养殖全产业链,不断做强提升龙头牵引能力。引导鼓励温氏、永邦等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带动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家庭农场,支持帮助散小养户及时完成栏舍改造、技术升级、恢复生产,补栏增养;
支持鼓励发展绿色规模养殖,稳定提升养殖规模,确保年内生猪出栏X万头以上,稳定猪肉供应市场。
优化粮油果蔬供给。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队伍作用,摸清粮油、果蔬产业产量、品质等问题,筛选出适宜推广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示范推广一批优势粮油果蔬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提升粮油果蔬等农产品供给质量。
畅通现代供销体系。引进农产品外贸企业、进出口专业平台运营团队,做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中心功能,抓好X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快中农批冷链永州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切实打造“内外贸一体化”的果蔬供应销售出口平台。引进培育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和出口基地认定,加快组建“农餐、农超、农淘、农工”四大产销网络,推动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畅通产销物流主动脉、完善毛细血管微循环。
四、打造特色品牌,推进产品融合
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坚持品牌发展理念,建好全产业链。围绕“一核两轴六带”县域空间布局,以农业优势产业为主线,以重大技术推广为牵引,加强规划引领、资源整合、政策集成,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推动“一谷(优质水稻)一果蔬(脐橙、蔬菜)一茶(油茶)”等优势粮油果蔬产业升级。围绕建好农业全产业链,依托永州职业农民学院教学科研和县内农技推广资源,
实施“基层人才定向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创新联结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管理机制,培育打造一批融产销加于一体的本乡本土小微现代农业企业,推动农业增长动力加速转换、农业经济结构优化重组。重点围绕打造“天下谷源”、“道州脐橙红”等特色品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建立指标体系,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着力破除天下谷源卖不出好粮、湘南油海产不出好油、X果蔬穿他人马甲的窘境。
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打造文生旅精品路线。X最大的特色就是文生旅资源、农业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天下谷源、理学圣地等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是X高质量发展希望之所在、乡村振兴源动力之所在、融合发展关键支撑之所在。坚定不移地打造好潇水、濂溪、洑水等三条文生旅精品线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久久为功,十年磨一剑,一张蓝图绘到底,把人引进来、把农产品卖出去。抢抓建党X周年契机,加强与各方有效对接,选择石马神、豪福、禾塘、葫芦岩、水南浮桥等重要节点进行保护性开发,抓好红军民俗购物街项目、长征营站、研学基地,扎实做好X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响全国著名D建研学旅游目的地品牌。抓好濂溪一脉乡村旅游示范片建设,启动濂溪故里XA景区创建,联合周氏后裔,精心筹办好周敦颐国际理学文化节暨“濂溪溯源·道州论道”高峰论坛,全面擦亮“理学圣地”文旅品牌。用好用活“天下谷源”文化品牌,大力推进寿雁稻作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引进央企、国企等大型国有企业,用EPO模式打造稻作文化产业园。积极对接东升公司、跃进公司,打造原东升机械厂“大三线”军工建设陈列馆,把仙子脚镇建成军工小镇。用好用活社会资本,激活月岩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打造休闲度假康养圣地。充分依托何绍基故里、道州古城墙等人文景点,以东洲、西洲、五洲、两河口四大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为重要节点,加快实施东洲河坝建设,布局沿河万亩产业带,开展乡村建设,打造万亩特色产业带、千里田园风光长廊、百村振兴示范区。
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建好农业产业基金。建立X农业产业基金,通过政府注资增信,撬动社会资金支持X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X农产品种源种子、肥料饲料、配套设施和培育、种养、釆收、加工、销售等全生产过程标准化、可追溯、数字化、冷链化发展,提升X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X优势产业全产业链结构优化升级,解决有优品无优价、有市场无品牌、有品牌无营销的问题。
五、围绕宜居宜室,建设现代农业
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发展定位,稳扎稳打、久久为功,规划好、建设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农村。
做好村庄规划。坚持按照“因地制宜、修正提升”原则,加快完成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三种类型“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全面完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有形有魂的新农村。加强规划实施管控,实行农村建房规划许可及用地审批,严格执行农民建房“一户一宅”“建新拆旧”规定,控制建房规模。注重培育和提升村庄风貌,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修建,有序推进村村通自来水、通网络、通天然气。
打造振兴亮点。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确定的“一核两轴六带”县域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引领全市的乡村振兴品牌亮点。逐次分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既注重面上全域整体推进落地,更要突出示范带动、亮点打造;
既要抓好人居环境整治提质,也要抓好乡村建设和产业品牌创建。扎实推进潇水、濂溪、洑水文生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巩固提升“濂溪一脉”乡村振兴示范片和“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示范片;
全域推进梅花忠诚小镇、清塘爱莲小镇、寿雁谷源小镇、仙子脚军工小镇、祥霖铺脐橙小镇、白马渡移民小镇等X个特色小镇建设,提升X个移民美丽家园建设,每年打造X-X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创建点,抓实月岩康养、灰鹅、水稻、脐橙、蔬菜等专项示范园区建设;
严格对标中央、省、市要求,突出本地特色亮点和创建导向,制定好发展规划,重整治、抓建设、创品牌、引企业、建农场、搞合作社,示范带动全域有序推进。每个乡镇(街道)每年自主建设X-X个乡村振兴示范村;
每个村着力办好X-X件乡村振兴民生实事。
深化乡村治理。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固本之策。旗帜鲜明树新风。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突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群众除陋习、树新风、刹歪风、正民风、治邪气、扬正气。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培育农村社会好风尚。重点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大力整治高价彩礼、打牌赌博、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推动文明创建向更高水平迈进。理直气壮强治理。着力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不断完善“一村一辅警一法律顾问”机制,积极推动农村辅警站与村治保会深度融合,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建立防范和整治“村霸”问题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黑恶势力、宗族势力、宗教势力对基层政权的侵蚀;
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形成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的良好局面。
守护绿水青山。绿色是X最亮的底色,生态是X最大的财富。持之以恒抓好“十年禁渔”,加大非法捕捞专项打击力度,认真组织开展“三无”船舶“回头看、回头查”专项整治,巩固退捕禁捕成果。紧扣“六带”建设,深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荒山滩涂、森林湖区治理,对突出问题实行挂牌督办、跟踪问效,确保整改到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扎实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加快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秸秆收运体系,努力建设美丽新X。
六、突出改革创新,激发农村活力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活主体、要素和市场活力,全力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走实乡村振兴之路。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网签试点,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抓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X年试点,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加强宅基地管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和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否,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效乃至成败。坚持通过定期举行形式多样的村民恳谈会、座谈会等方式,培育农民的主体意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以主人翁身份投入乡村振兴伟业。注重通过民主制定村规民约,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正确行使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有效组织、推动广大群众主动投身到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等乡村建设行动中去。
充分发挥干部引领作用。乡村两级组织学会站高一层想问题、办事情,一方面合理划分政府职责与农民权利义务的边界,扎实做好乡村振兴政策的解读、宣传,在充分征求农民合理意见建议的前提下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规划,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会有效组织发动群众,真正让群众唱主角、当主人,力戒工作上的越位、错位、缺位,努力解决干部前面干、群众边上看的问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好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牢固树立借力发展的理念,用时间换空间,用活国家政策,策划好发展项目,用好社会资本推动乡村振兴持续迈好步、见到新气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X县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县工作重中之重,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继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X年过渡期内教育、医疗、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社会保障等帮扶政策的总体稳定,对各领域具体政策进行梳理,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该调整的调整,确保政策连续性。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户和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加强监测,设立防贫保障救助基金,以现行农村扶贫标准的X倍为限,设置防贫保障线,对因重病、重灾、意外等特殊原因引起的低于防贫保障线的纳入防贫范围,确保“零返贫”“零致贫”。
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对X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提高一楼门面的使用率,培育发展“扶贫车间”,从就业、产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确保搬迁群众有事干、稳得住、能致富。
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分类摸清扶贫项目形成的资产底数,实行清单管理。落实公益性资产管护主体、管护责任,确保继续发挥作用。明晰经营性资产产权关系,防止资产流失和被侵占,资产收益重点用于项目运行管护、村级公益事业等。
二、扎实推动农业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重点在农业产业,难点也在农业产业。既要坚韧不拔,强化推进,又要持之以恒,遵循规律。
摸清底子,做好规划,明确主攻方向。全面摸清“一篮果(菜)、一杯茶、一副药、一枝花、一壶酒、一只鸭”等“六个一”农业产业底子,结合实际,做好“六个一”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重点、目标要求,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扎实推进,形成特色产业,形成规模效益。
抓好产业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市场开发、大户带动。
成立X桂丁茶、玫瑰花、历史文化等研究院所,挖掘盘活本地人才,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国家、省、市支持政策和产业发展动态,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交流合作,推动农业产业科学化、精细化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更多叫得响、消费者认可的农产品品牌,提升X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强化保障,加大支持,促进设施农业发展。制定出台农业产
业发展扶持政策,强化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整合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加大设施农业建设投入,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生产效益,打造一批设施农业示范点,推动传统农业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产业转变。
发展专业合作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以村级供销社综
合改革为契机,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打造一批示范合作社,特别是抓好《关于加强村级供销合作社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七条措施》的落实,千方百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村级真正具有自我造血功能,有能力、有实力建设乡村。
三、全面启动乡村建设行动
通过精准扶贫,乡村基础设施已经有了明显改善,重点是补短板、强弱项、抓管护、提质量。
突出规划引领,建设美丽乡村。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统筹城镇和乡村规划建设,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特别是规范农村建房,着力解决“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问题。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巩固提升原有美丽乡村示范村,再创建X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点带面,形成样板。
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以交通、电力、水利、通讯和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为重点,因地制宜确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质量。开展“四清四拆”行动,即清垃圾、清沟渠、清面源污染、清非法广告,拆违法建房违章建筑、拆危房空心房、拆旱厕、拆陈旧简陋农用设施,整体改善村容村貌,消除卫生脏乱不达标村。推行“一村一站一员”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模式,实现村(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全覆盖。完成X座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X。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全覆盖。
加强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要求,加快推进大新玫瑰、巨口铺桂丁茶、小塘麻鸭、严塘白水洞文旅、太芝庙中医药及康养、坪上康养等特色小镇建设,真正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特色”。
四、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把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
坚决守住耕地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防“大棚房”问题反弹,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严格落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八不准”要求,做到发现一起,拆除一起,决不手软,坚决杜绝新增农村乱耕地建房问题。
集中整治耕地抛荒。高度重视耕地抛荒问题,全面摸清耕地抛荒底子,安排专门力量、釆取有力措施进行集中整治,坚决杜绝集中连片X亩以上耕地抛荒现象,基本消除耕地抛荒。
稳定粮食面积产量。全力抓好春耕生产,确保早稻集中育秧、早稻种植面积只增不减。稳定双季稻面积,引导有条件的地方恢复发展双季稻生产,创建一批“早专晚优”水稻绿色高效生产基地。积极发展玉米、红薯等旱地作物间作套种,进一步增加旱粮面积。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粮食产能挖潜提质增效的重要方面,高质量完成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着力打造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样板。
五、深化开展社会公德教育
从X年X月开始,X在农村开展社会公德,着力解决“乡风新不新、环境美不美、邻里和不和、公益为不为”等问题,使农村老百姓的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社会的稳定、面貌的变化,较好地实现了“让困难的群众好起来、让脏乱的农村美起来、让紧张的邻里和起来、让散沙的村民聚起来、让沉寂的农村活起来、让辛劳的干部乐起来”的目标,入选了中央党校“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案例X例”“X基层改革探索X例”。我们将继续深化开展,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切实推动基层有效治理。
丰富和创新教育方式。保持和丰富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手段,继续推行院落会议、评比表彰、群众参与的文艺活动、道德讲堂等方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探索推行二维码信息管理、“公德银行”积分管理、家庭档案管理、社会公德教育日等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
与文明实践相结合。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釆取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载体、平台,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建党X周年,弘扬红色基因,开展红色教育,广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革除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反对迷信活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如何破解现行人口问题
——从“七普”数据看生育政策
生育政策不仅要考虑人们的生育意愿和行为是否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时也要考虑如何保障相应的政策得到妥善的实施。如今“放开三胎”政策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如何保障政策的全面落实和顺利实施成为生育政策面临的核心问题,尽管国家在放开生育层面已颁布诸多优惠政策,但我国人口问题依然值得关注。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人口结构问题依然未能改变,而为何“全面二孩”未能改变我国老龄化少子化的局面?“放开三胎”能否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口问题?是当今人口学界有待研究的议题。
一、现行人口问题
1、少子化严重,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低于预期。总体来看,少子化现象严重,政策推行效果明显低于预期。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X年出生人口X万,比X年下降X万,降幅高达X,不少城市披露出生人口较X年下降X-X,未来将继续下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X年代之前的X左右,降至X年的X左右,再降至X年后的X左右,再降到X年的X。从长期趋势看,由于生育堆积效应逐渐消失、育龄妇女规模持续下滑,当前出生人口仍处于快速下滑期,预计X年将进一步降至不到X万,中国人口将在“十四五”时期陷入负增长,X年左右将急剧萎缩,X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X降至X。
2、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显示,X-X年X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上升X个百分点,X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X。人口年龄构成上,X-X岁人口为X万人,占X;
X-X岁人口为X万人,占X;
X岁及以上人口为X万人,占X(其中,X岁及以上人口为X万人,占X)。老年人口比重已经超过少儿人口比重,这是一个人口年龄结构的转折点,老龄化加速到来,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X年将进入占比超过X的深度老龄化社会,X年左右进入占比超过X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X年的约X。我国正从过去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未来养老负担、社保支出将大幅上升,其严峻程度将超出普遍认知。
二、原因分析
1、客观原因
国家生育政策惯性效应
传统政策的惯性作用。我国自上个世纪X年代开始,实行严厉乃至严苛的计划生育政策,对超生的巨额罚款、强制流产、结扎的案例比比皆是;
同时对民众进行反复广泛的政策宣传,从小学课本开始就反复被灌输“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观念。少生观念已被大多数年轻人接受,即使从十八大开始对生育政策转变,三十多年产生的政策惯性也使得年轻人不会因为政策的放开马上转变思维,申请二孩。
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联动效应
政策缺乏服务性,配套政策不到位。任何政策都需要相关配套措施辅助才能发挥作用,生育政策落实到位,关键还是要聚焦到生育的主体人群,也就是育龄女性。《人民日报》X年X月X日刊登的《要二孩还是要事业》中提到,目前的职场竞争十分激烈,在一些私企、外企,从怀孕到出生再到哺乳这长达一年半的时间,休产假也就基本等于让处于职场上升期的女性放弃了自身的事业。国家放宽“全面二孩”政策,但却缺乏在妇女基本权益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相关配套政策,直接影响了政策效果。
2、主观原因
民众生育意愿弱且呈分化效应
X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育龄妇女的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X个,打算生育X孩及以上的妇女仅占育龄妇女的X。生育意愿群体分化明显。从年龄看,X后年轻女性生育意愿最弱,X后妇女的生育意愿最为强烈。X后和X后妇女,其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接近平均水平。从地区和民族看,生育意愿地区差异显著,东北地区生育意愿最低,东部、中部次之,西部地区生育意愿最高;
少数民族地区生育意愿强于汉族,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打算生育X个孩子及以上的育龄妇女比例分别为X、X、X、X,西部地区约相当于东北地区的X倍。少数民族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为X个孩子及以上的为X,汉族为X。
三、积极推动生育政策借鉴与创新
1、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新时期生育政策应聚焦于“服务”,政策导向应更多地向服务政策倾斜,清除以往控制生育环境中形成的固有思维,修正不合时宜的政策条款,増强公共政策、文化舆论对生育更广泛的包容性,系统性建立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当前,我国处于人口深度转型期,人口形势复杂多变,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亟需加强人口政策战略硏究,结合国情和时代背景下制定适宜的人口政策。应充分立足现实,跟紧人口发展趋势;
遵循人口发展的规律,进行反思性研究与理论重构,科学认清阶段性问题重点。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友好生育环境。为避免跌入低生育率陷阱,新时期的人口与生育政策应聚焦于“服务”,政策导向应更多地向服务政策倾斜,清除在过去控制生育环境中形成的固有思维,修正不合时宜的政策条款,增强公共政策、文化舆论、社会环境对生育更广泛的包容性,系统性建立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在满足新增人口的公共服务需求方面,作为重要的相关保障部门,卫健、人社和民政等部门要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
2、善于借鉴他国成功经验。除了学习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通过精英移民快速回应人口问题的经验外,也应向瑞典、日本等低生育率国家吸取成功经验,从根本上缓解少子化老龄化带来的困境。
其一,日本幼儿托育托幼政策。X年X月安倍内阁宣布实施“育儿安心计划”,将提高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彻底解决“待机儿童”问题列为其施政核心目标之一。按照“育儿安心计划”规划,在X年以前通过实施更具普惠性的托育服务,保障实现女性就业率X的目标。此外,日本政府还积极推进保育所、幼儿园等机构开展“临时托育”“夜间托育”“访问托育”等多种类型服务满足育儿家庭需求。
其二,瑞典“去家庭化”福利政策。以全日制托儿所为主体,主要收托X-X岁儿童,以建立X岁以下家庭式托儿所(X-X人规模)为辅,满足不同家庭的差异化照护需求,实现托育机构与学校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教育”与“保育”有机融合。母亲可享受X周带薪产假与X周带薪育儿假,父亲可享受X周带薪陪产假与X周带薪育儿假,公共财政中家庭福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X。
1、构筑多层次主体联动的政策群。多部门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积极创造保障条件,重点落实几个关键性难题:(X)补短板。卫健和妇幼部门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和高龄孕产妇危急救治方面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提升救治能力;
加强对不孕不育人群、孕产妇咨询和技术服务需求等方面的相关指导;
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倡导节俭高效的科学养育方式,降低养育成本。(X)抓重点。民政、财政、住建部门加强协同,加大对生育家庭给予优先申请保障性住房、公租房的政策倾斜,并提供购房补贴,减轻生育家庭的购房压力;
落实个人所得税减免扣除,落实计划生育免费服务。(X)强弱项。人社部门要积极保障女性就业权益,将缓解女性工作与家庭责任的冲突作为一项重要施政方针,探索建立育儿期弹性工作制和男性陪护产假制度,完善儿童公共托育服务,缓解生育带来的家庭-就业矛盾。(X)补漏洞。政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高度重视就业市场公平,促进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并通过规范家政服务行业,减轻家庭特别是职业女性的生养负担。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国家、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配套服务与支持体系,让民众愿意生、生得起、生得下、养得起。
2、引领树立新型生育观。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家庭结构的核心化以及人口流迁背景下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以“养儿防老”为主要驱动力的生育文化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价值,但实际作用已被严重削弱。需要注重优秀传统生育观念和新型生育文化的交互融合。新型生育文化的传播和扩散会对生育意愿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又会成为影响三孩生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弘扬传统家庭结构扩大的利好生育文化入手,鼓励生育三孩。同时,也要注重新型生育观的推广。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生育观念教育和知识传播,保障人口的生殖健康,母婴健康。
二是引导树立积极科学的生育观念,从传统文化切入,以人文关怀视角,正确看待“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祭祖送终”的传统生育观念,确保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三是制度适度倾斜,应适度向计划生育家庭倾斜,关注计生家庭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做好政策衔接,提供完善的后续服务,减轻育龄夫妇的抚养压力。减轻老年人的跨代抚育负担,释放低龄老年人劳动力与储蓄。
将老旧小区“微改造”升级为“绿色改造”助力我省碳达峰
X书记多次指出,老旧小区改造要树立长远眼光,不能只要“面子”不要“里子”,要多想老百姓心底所想、切实所需。将老旧小区“微改造”升级为“绿色改造”,在大规模的老旧小区改造中引入绿色改造理念,可以将民生工程与碳达峰行动有效结合。从全国经验来看,老旧小区改造从“微改造”向“绿色改造”升级,可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多赢。我省可率先从发展基础较好的长沙、常德等地先行探索,形成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新路径,为全国碳达峰提供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升级“绿色改造”的四个有利点目前,全省X年前建成城镇家庭户住房建筑面积(不含集体户)排行全国第X,待改造面积X万㎡,仅次于河南,排行全国第X,改造需求大。今年的小区数就达到X个。我省推动“微改造”升级“绿色改造”,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有利性。
推进绿色改造有利于全面解决老旧小区存在的固有弊端。当前我省老旧小区存在的“硬件差”和“软件弱”等核心症结,必须通过建筑本体及其附属设施、小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和环境配套设施及社会服务设施等进行全面改造,在“微改造”条件下无法解决。而“微改造”也因很少全面涵盖建筑本体安全加固、功能补全、社区服务功能完善等工程,使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往往仍有民生宜居和生活便利性仍显不足、社区智慧治理和防疫应急能力仍显不足、小区整体环境美化和节能减排水平仍显不足等三大明显短板。
推进绿色改造有利于大幅提升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助力碳达峰。早在X年,住建部就发布了《既有社区绿色化改造技术标准(JGJ/TX-X)》(简称《绿改标准》)。相比“微改造”,明确了老旧小区的绿色改造内容。X年,又出台了《城市旧居住区综合改造技术标准(T/CSUSX-X)》进一步明确了老旧小区改造的优选改造项目X项,拓展改造项目X项。项目覆盖了建筑本体改造、基本服务类和品质提升类市政基础设施及“新型基建”等建设,既可提升社区健康智慧水平,也可实现高标准节能减排,为碳达峰提供助力。
推进绿色改造有利于有效提升老旧小区经济价值。根据国发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宁波、淄博、沈阳、宜昌、呼和浩特等地实施的老旧小区改造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微改造”小区每平方米投资规模在X-X元。“绿色改造”合计改造成本在X-X元/平方米。虽从成本上看,“绿色改造”高于“微改造”;
但从房价走势的比较看,绿色改造后的房子相对周边小区的升值可达X-X元/平方米,给业主带来较明显的直接经济收益。
推进绿色改造有利于显著拉动全省经济潜力。绿色改造成本是现有“微改造”的X倍左右,但作为一项具有巨大投资收益的活动,相应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将呈现X倍级的规模放大。根据国发中心自主研发的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baoku1893模型)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若我省的X个老旧小区,全面推行“微改造”,可数倍带动健康医疗、托幼养老、家政、社区服务等绿色消费,有效支撑疫后数年的经济稳增长。
升级“绿色改造”面临三大挑战
尽管我省的绿色改造升级具有明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但在当前发展阶段,要推动其顺利开展,仍面临社会支持、资金来源和部门协同等三方面的潜在挑战。
社会支持挑战,需得到小区业主、居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微改造”近年主要以外墙粉刷、水电气管道更新等工作为主,不必得到所有小区居民的许可就可动工,实施起来相对容易。而绿色改造尽管效果可期,但具体施工过程较“微改造”模式会更多触及建筑本体改造,对小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造内容也更多,工期也会更长,若没有小区业主、居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将难以顺利开展。
资金来源挑战,投资需求远超出“微改造”。“微改造”模式下,资金来源基本上都是政府“大包大揽”。X年我省完成X个老旧小区改造,按绿色改造更新标准的直接投资需求远超出“微改造”,仅靠政府投资难以支持。为此,必须突破由政府负担的投资模式,引入多种市场化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业主、市场主体、金融资本和政府共担的新型投融资模式。
部门协同挑战,涉及X个以上领域和部门的配合和协调。
“微改造”主要侧重个别领域的改造工作,如节能改造、亮化工程、基础设施更换等,涉及的部门少,工作比较容易统筹和协调。绿色改造更新涉及社区规划与布局、环境质量、资源利用、交通与环卫设施、建筑性能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有待住建、自然资源、财政、环境、能源、交通、环卫、工信及金融等多个领域和部门相互配合。若这些部门未能统一认识、统筹协同,绿色改造工作难以顺利推进。
建立“三个机制一个模式”,助推绿色改造升级
针对当前我省老旧小区改造现状和潜在挑战,结合发展趋势,可通过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市场化运行机制、协调工作机制等“三个机制”,探索“一种智能化绿色改造新模式”促进“微改造”有质有量地实现绿色升级。
机制一:建立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多措并举促进多方踊跃参与。一是在全国率先研究出台《X省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绿色改造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地区先试先行。二是研究建立政府、业主、市场投资主体的共商共建共享机制。多措并举加大居民参与度,对机制健全的小区优先纳入改造计划。如常德津市由社区牵头成立“自改委”“街坊议事厅”,搭建“小区论坛、街坊夜话”议事平台,在沟通交流中深化改造共识。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互联网+共建共治共享”等线上线下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城镇老旧小区绿色改造的重要意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各方踊跃支持绿色改造更新工作。
机制二: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统筹推进多资金筹措。一是理顺业主出资机制。积极盘活老旧小区公共维修基金等存量资金;
规范业主出资标准和方式,依市场原则签订商业合同,明确各方权责。二是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三是吸引绿色金融支持。出台老旧小区绿色改造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鼓励绿色信贷、债券、保险等金融资本参与。四是用活财政资金。
机制三: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统筹压实多部门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尽快建立老旧小区改造的协调工作机制。省级层面要建立健全推进绿色改造联席会议机制,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打破瓶颈、协同推进绿色改造工作。加快完善顶层规划设计,统筹编制省-地市-县三级老旧小区绿色改造规划,推行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
地方层面要强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组织领导,统筹各相关领域的需求,科学编制工作指南。
一模式:探索智慧化绿色改造新模式,集成多种新技术手段。
充分利用XG、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老旧小区智慧化水平,通过新一代技术手段集成绿色建筑技术叠加效应,探索智慧化绿色改造新模式。一是推广既有成熟智能技术系统。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原有基础设施,将既有成熟智能技术系统化应用于社区全部区域,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服务成本。二是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手段。充分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探索智慧绿色、节能低碳、宜居生态的新型社区建设。三是强化试点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新型绿色改造技术及应用进行试点,省级绿色智慧改造示范市、区和示范项目创建,引导老旧小区按照绿色智慧住区改造。尽快总结经验形成标准,在全省老旧小区中进行推广。
做好“区港联动”大文章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把湖南自贸试验区打造为制度创新高地
推进黄花综保区与航空口岸的“区港联动”项目落地,符合湖南外贸“向空港发展、向空港而生、因空港而兴”的现实需求。X年,湖南省外贸进出口总值X亿元,同比增长X。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X亿元,增长X,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幅X个百分点。“区港联动”项目落地后,必将对湖南外贸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黄花综保区与航空口岸实施“区港联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推动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文件对重点发展产业和重要改革事项进行了部署安排。“区港联动”的实现,将推进先进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生物医疗产业等核心产业在综保区延链、补链、稳链、强链,促进自贸区框架下核心区域的互通互联,形成核心外贸经济圈。
二是实现长沙临空开放型经济高效崛起的必要举措。临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更依赖于航空口岸综合作用的发挥。“区港联动”的一体化推进,势必将优势主导产业引入临空经济示范区,形成产业发展“集群”和“联盟”,推进该区域成为政策的“洼地”、外贸的“高地”、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三是推动湖南航空货运物流做大做强的重要平台。黄花综保区与航空口岸国际货站连通后,航空货运物流发展潜能获得最大释放,将为航空物流枢纽中心、集散中心、分拨中心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黄花综保区与航空口岸实施“区港联动”的模式和形态一是突出顶层设计,形成整体联动。着眼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智慧联动”“智慧监管”“智慧空港”“智慧物流”的建设导向,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物理上的区域联动、功能联动、信息联动、产业联动、通关监管联动;
推进体制机制一体化、物理空间一体化、操作运营服务一体化、数据信息一体化、通关监管一体化、物流运输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
实现“区港联动”常态化运营和监管。
二是突出合理布局,增强通关监管效能。“区港联动”最终目的就是打造一流的中部开放高地、一流营商环境、一流通关环境、一流的“投资贸易走廊”和“中非深度合作先行区”,实现“管得住、通得快;
进得来、出得去”的目标;
推动“区港联动”两地区域成为贸易投资便利、产业布局优化、通关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水平开放的“核心区域”。
三是突出质量效益,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通过黄花综保区和空港在形态、资源上的整合与集成,促进货物在境内外快速集拼、快速流动,带动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的集聚和辐射。将口岸的进出境通道功能、枢纽功能和黄花综保区的保税功能、仓储功能等有机融合,实现“区港”的一体化运作,形成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综合带动效应。
三、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框架下推进“区港联动”形成的具体措施
一是建立健全“区港联动”协调管理机制。“区港联动”涉及多个部门,要整合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黄花综保区等管理机构,推进机构融合,实现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制定出台“区港联动”绩效考核办法,设立考核指标,确定考核导向,促使“区港联动”向良性化方向运行,调动各方积极性。
二是建立健全“区港联动”通关监管机制
(X)依托海关既有框架推进改革。坚持在新型海关监管体制机制下推进“区港联动”的改革创新,与海关整体业务改革同频共振。既要符合海关改革需求,同时也要具有自身特色,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X)建立健全“区港联动”通关监管新模式。注重落实集成化、集约化、综合化的监管理念,坚持以“流程简化、通关一体、贸易便利”为原则,实现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模式向以区域为单位的监管模式转变。注重管理优化;
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关系,建立健全安全监管新模式,增强监管实效。注重流程管控;
事前,对舱单管理、企业申报、查验、检验检疫等环节进行风险论证,建议开展一定时期的业务试运营,确保风险可控。事中,强化对不同贸易方式的监管要求,既要深化新型保税监管模式,也要改进普通货物、大宗货物等非保税货物以及口岸流转货物的监管模式,形成完善的“区港联动”监管新机制。事后,要强化对该模式下企业的稽核查和信用等级认证,保障良性发展。注重不同类型模式监管;
对于“一线保税普通货物经X号国际货运站进入综保区”“一线保税货物不经X号国际货站进综保区”“一线保税货物出境”“一线保税货物(生鲜/水产)经X号国际货站进综保区”“一线保税货物(生鲜/水产)不经X号国际货站进综保区”“分类监管货物进境入区”“分类监管货物出区出境”“口岸内流转货物——非保税跨境电商、邮件、快件进口”“口岸内流转货物——非保税跨境电商(X、X、X)、邮件、快件出口”等X类通关模式区分情况分类型监管,保障监管正规有序、合理合法。
(X)改进海关监管手段和技术。采取顺势查验、非侵入式查验方法,积极配备CT机、X光机、CSXT车辆检查系统等监管设备,有条件可以配备HX等大型查验设备,推进监管智能化。积极探索符合“区港联动”业务需求的监管技术,建立健全监管网络,完善监控系统,改进卡口智能化水平,提升监管效能。
三是建立健全“区港联动”物流运行机制
(X)不断改进“区港联动”物流基础设施。最大化推进空港口岸与黄花综保区的融合,积极推动“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构建,形成通行便利的物流交通网络。
(X)完善智慧物流监管信息化系。针对“区港联动”模式,不断优化物流监管系统,充分了解货物流向和进出车辆动态,确保口岸与综保区之间自行运输安全。
(X)建立健全物流管理模式。坚持以构建航空物流枢纽为目标,强化国内与国际物流合作,酌情在黄花综保区内规划物流产业园,加快形成以配送物流、中转物流等物流形态为特色的综合物流中心。大力支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降低物流成本和物流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X)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保障机制。为实现“区港联动”的稳定推进,统筹做好人员配备、人才储备、资金调配、招商引
资、技术投入等各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统一的配套政策和管理措施,形成监管、服务保障“双到位”“双提升”。极力保障临空产业在“区港联动”区域内发展壮大,加快完善综保区与空港发展配套的服务业,做好两者之间的地面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保障各项业务顺利进行。
(X)建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区港联动”功能性作用,形成口岸经济、临空经济、属地经济的“经济共同体”。坚持突出投融资、通关监管、运营管理、服务贸易、物流监控等方面的改革;
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注重“区港联动”制度创新,深化固化“区港联动”制度化成果;
积极抓好创新性制度的复制推广,在黄花综保区与黄花机场空港口岸小“区港联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以及湖南自贸区各片区内部之间的大“区港联动”,充分积累经验,形成“多区港联动”发展格局。
打造“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县域经济新版本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首要任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X年远景目标(草案)指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理念顺应了历史趋势,贯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时期,湖南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湖南,成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
县域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主体,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推进县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县域经济体系使命重大、意义深远。
一、抢抓机遇,县域绿色经济助力“中部崛起”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时期。在全国区域格局重塑的背景下,湖南基于“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和“三高四新”的战略目标,把握区位优势,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作用,有望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县域经济作为湖南区域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出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状况,在湖南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推动湖南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湖南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
因此,“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湖南县域绿色经济建设,可有效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资源环境约束的难题,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出县域竞争优势与特色优势,全面提高湖南区域发展竞争力。
二、直面不足,县域绿色经济建设仍面临现实困境
经测算,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X-X年平均绿色GDP指数分别为X、X和X,重庆、湖北等长江中游地区X-X年平均绿色GDP指数分别为X、X,湖南相对落后仅为X。从湖南县域层面看,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意识仍不够强。很多县级政府尚未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亦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性,绿色发展的统计体系、政绩考核机制、协调机制、投融资机制尚未健全,绿色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和创新能力仍显薄弱,面对新的发展问题时往往不愿意主动改变传统的发展路径,高污染、高消耗增长方式依然存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问题考虑不足,对政府出台的一些绿色发展政策践行度不够,出现“知行不一”的情况。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足,在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绿色出行等低碳生活方面意识薄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和义务精神较低。
三、多措并举,打造湖南县域绿色经济新高地
(一)“聚合力”,加强顶层设计。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要实现县域经济绿色转型,首先要强化顶层设计,科学厘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框架,以科学、系统、完善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引领县域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是增强绿色发展意识。进一步强化以可持续发展、低碳发展、创新发展为核心的绿色发展理念,增加宣传、培训、考核力度,形成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的共识共为,提高县域内群体绿色发展意识的整体水平,助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
二是科学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县域绿色经济建设的规划纲要。确定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差异化战略定位,制定既合乎规律又兼顾实际的目标体系,围绕关键任务和重点领域提出总体的政策思路,明确绿色经济建设的责任主体与保障措施。围绕经济绿色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现实诉求,适当优化调整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卫生、城建、人口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使多领域发展规划实现良性协调与精准配合,为县域绿色经济建设提供体系严整的规划支撑。
三是健全完善考核监管机制。围绕绿色发展规划及地方相关政策要求,健全考核体系,强化考核措施,坚持绩效导向,进行科学考核评价,督促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尽快向绿色发展方面转型。同时,根据省、市出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方面的政策文件,结合地方实际形成与本级政府对应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绿色发展的监管机制。
(二)“增魅力”,坚守绿色底线。县域发展绿色经济首先
要守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等一切生态系统,“共抓大保护”,切实做好对生态保护的执行力度、监管力度。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彻底扬弃粗放型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使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色调,将绿色的基因根植到县域经济领域。
农业方面。完善农业资源环境管控制度,建立农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各地种养业发展方向和开发强度,实行合理承载。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实施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对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的农田实行轮作休耕。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推动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
工业方面。重点发展绿色工业,提高创新开放水平,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县级产业园区应坚持绿色发展底线,选择性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集群化、精细化、终端化和绿色化水平。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打造多元化、多层次循环产业链,推动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发展再生产业。
服务业方面。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开发、当前和长远的关系,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县域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医养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实施“互联网+”“旅游+”“文化+”行动,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三)“强实力”,夯实产业发展。县域产业发展应当以绿色发展为指引,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结合县域地方实际,挖掘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结构,制定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
长株潭地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先进半导体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制造业,积极布局前沿和未来产业,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洞庭湖地区。发挥临江临湖区位优势,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滨水产业、港口经济,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等产业。
湘南地区。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平台功能,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东盟等区域合作,着力引进发展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材料、特色生物轻纺、特色机械和电子消费品及零部件等产业。同时加快农业绿色化进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工程”。
大湘西地区。以生态产业为导向,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特色材料、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食品医药等产业,充分发挥大湘西地区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使“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四)“添动力”,完善创新体系。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创新经济增长思路,通过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来驱动绿色发展。只有引导县域经济走绿色发展创新道路,才能从结构上和空间上根本解决我省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的经济格局,才能推进湖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使湖南省在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由农业大省走向绿色发展强省。
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构建县域绿色发展考评体系,加大对绿色发展的考核比重;
创新环保综合治理和污染源治理监控机制,强化绿色发展意识;
创新县域经济统计机制,增加绿色经济的内容和权重。解放当前发展思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打破行政壁垒,增强县域间的经济合作,打造协调、开放的县域经济体系。加强绿色发展平台建设,建设投融资平台,在绿色发展进程中引入社会资本;
建设自主创新平台和双创平台,解决制约企业绿色发展的技术瓶颈和难题;
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在行业、区域、园区与企业之间的共享与协同利用。
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科技信息服务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以数字经济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科技创新对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
文化创新。深度挖掘县域文化资源,把文化元素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与旅游产业开发、城乡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等关联性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资源变资产。
经营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为县域产品经营、销售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引导县域绿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从而给县域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激活力”,强化要素保障。由于县域在获取人才、资本、科技、信息等资源要素方面处于劣势,必须准确把握相关要素的形成和流动规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吸引更多高端要素向县域流动、向绿色领域集聚。政策保障。引领和助推“绿色消费”、“绿色生产”作为县域发展绿色经济的主突破口。加大对绿色产业土地、财税、金融、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并向战略性绿色产业倾斜,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贫困县区的政策倾斜,巩固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物流体系协同发展,让绿色优质农产品能及时“走出去”。
人才保障。完善县域人才引进制度,充分利用省、市引才政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加大对高端人才、技术人才、务工人员的招引力度。发展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探索开展“人才飞地”计划,加强与发达地区人才资源交流合作。完善各类人才的服务机制,重点解决人才普遍关注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人才智囊库,努力打造绿色创新人才队伍,为区域绿色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撑。
资金保障。加大投资力度,设立绿色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绿色企业发展,增强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使经济发展转到绿色发展的轨道上来。拓宽融资贷款渠道,协调银企关系,切实解决县域内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中融资难的问题。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绿色发展领域,通过入股分红、减税降费等优惠政策依法吸纳社会资本和外资助力县域绿色经济建设。
推荐访问:最新精品调研报告10篇 调研报告 精品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