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6篇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1
一个公共政策能不能带来获得感,不仅要看当前可不可以给群众带来切实利益,也要看它和群众心目中的好日子是不是朝着同一个方向
日前的一份两会热门问题调查显示,关注度最高的5个关键词,4个与民生有关,分别是“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就业和收入”“教育公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迅速引起刷屏的热词,大到脱贫攻坚、蓝天保卫战,小到提速降费、全域旅游,也集中在民生领域。工资涨一点,雾霾天少一点,交通顺畅一点……群众的这些利益关切,寄托着生活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希望。
民生政策能不能让民心满意,关键看获得感有多强。分析一下不难发现,群众的获得感来自两个层面。一是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让人心生满足感。另一个在价值层面,当政策目标与公众期待相吻合,群众也会因决策者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而提升满意度。
近年来,许多民生政策不仅注重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并且注重把人民群众的价值预期作为重要政策目标考虑进来,令人眼前一亮。比如近日印发的《农村贫困住院患者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方案》,降低了农村困难群众的医疗门槛,也回应了“救死扶伤乃医者天职”的社会期待,更彰显了医疗保障体系的价值关怀。其抚慰作用,无疑会超越具体的受益者而扩展至全社会。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不久前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管理办法,直指“黑厨房”的安全隐患,但并未把“网上美食”一棍子打死,而是预留了成长空间。这样的政策尺度,体现了对移动互联时代人们新生活习惯的尊重。不久前,江西南昌启动了儿童DNA数据库建设,以预防拐卖儿童违法犯罪。这种回应社会呼声的政策,也很解渴。
在利益格局复杂多样的当下,政策考量应该是多方面的,群众合理的期待不能忽视,现实条件的制约也不能轻视。量力而行,民生政策才能行稳致远。只不过,判断群众的某种呼声是否合理、相关政策有没有可操作性,不能被现有利益格局所束缚,还应该把改革空间计算进来。比如,农村贫困患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落地,也并非“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除了协调医保、民政、扶贫等部门,还要实行新的结算制度。可见,要有一股子闯劲儿,还要有一股子韧劲儿,群众期盼的公共政策,才不会被那些可以改革也必须解决的问题捆住手脚。从这个意义上讲,只要条件一成熟,具备可行性,民生政策还是应该顺应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争取早日出台。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党员干部有更多渠道和机会了解群众诉求。从地方领导留言板、舆情监测,到不少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开设社交媒体账号,民生政策的制定在频繁互动中日益贴近群众。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关注群众的具体利益,还可以把政策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价值期待。两方面都解渴了,才能更精准地发现并维护好公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凝聚更多社会共识。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2
李克强总理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我国发展又取得新的重大成就。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做为新时代学生,我们应当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心系国家,努力奋斗,强化本领,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3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作为省派驻村“第一团支书”,我要向总书记学习、像助力脱贫攻坚路上的前辈榜样学习,立足岗位,充分依托我校的人才智力优势,以人民心为心,聚焦群众的所急所难所盼,找准突破口,谋划实举措,真真正正扑下身子为群众做点实事好事,并充分利用基层成长平台,在基层一线长见识,强本领,持续提升政治能力、业务本领,在服务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中彰显安师学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时向广大青年学生传达新思想、传递正能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4
“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中国人民有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智慧和力量”。观看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可以深切体会到党和国家在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时的坚强力量,深深为我国经济、法治、民生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感动和自豪,在未来的科研学习中我也将坚定自身应对困难挫折的勇气与信念,用微薄之力矢志报国。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5
阳春三月,全国各地高校都开始了学习两会内容和精神的热潮,在学习了两会的文件和会议内容后,我有了一些感想和体会。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发展的重大成就,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青年同志也应该在国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树立“三心”:为民之心、担当之心、拼搏之心。青春年华在赶考路上永不懈怠、拼搏进取,向着伟大梦想、伟大事业破浪前行。其中,最首要的是为民之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始终,我们所努力的,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所以我们所奋斗的,必定是为了人民,故而为民之心不可忘记。一颗“苟利社稷,生死以之”的担当之心让赶考之路更有“实干力度”,也是不可缺少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们的担当就是我们的格调,胸怀和勇气,我们要有所作为,我们要做的一切都不应该是空中楼阁,和空有一种豪言壮语,我们应该踏实肯干,敢于迎接挑战,敢于直面困难,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剑,寻找问题要有主动性、解决问题要有积极性,让积极主动的干事态度贯穿于工作实践的始终,强化担当作为、切实破解难题,每项工作无一缺漏、压实做细,以实干干成实事、成就未来,在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最后,是要有一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拼搏之心,“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作为青年党员,我们要“眼睛向下”,还要“脚步向下”,国家现在的强大,都是拼搏出来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可能坐吃山空,我们要把谷仓填满,壮大,为我们的下一代拼搏出一片新天地,让远大志向和报国热忱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在拼搏中激发信念的无尽力量,彰显青春绚丽的色彩和激扬的气度。
2022两会国务院总理回答记者提问观后感篇6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愈发感觉国家大事与自己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出的精彩,“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一种力量。我们要牢记重托,奋勇向前,在担当中、在拼搏中作出应有贡献。
推荐访问:观后感 两会 国务院总理 全国两会观后感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