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后疫情时代,我国原料药行业面临机遇下隐忧,供大家参考。
后疫 情 时 代 ,我国原料 药 行业面临机遇下 的 隐忧
联 合评级 工 商一部
唐 玉 丽
主要 事 件: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爆发,中国作为疫情最早爆发的区域,经过 3 个多月的严格防控,目前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绝大部分企业实现复产,物流体系恢复运转,主要行业产业链生态基本恢复正常。而世界范围内,疫情正在肆虐。欧洲主要原料药生产地意大利、德国、西班牙、日本等均处于疫情发展的关键时期,多国已经采取停工停产、封锁交通、限制出行等隔离措施,预计短期内相关原料药供应将面临较大困难。被称为“世界药房”的印度,出于对国内疫情发展态势的不乐观预估,于 2020 年 3 月 3 日发布出口限制令 1 ,正式限制 13 种原料药(扑热息痛、替硝唑、甲硝唑、奥硝唑、阿昔洛韦、VB1、 VB6、VB12、黄体酮、氯霉素、红霉素盐、新霉素、克林霉素盐)及相应制剂的出口,以优先满足其国内需求为主。
从短 期 来 看, 原 料 药 供 给端 受 疫 情 影 响 较 大, 国外 原 料 药 产 地 或 不能 生 产 , 或 限 制出口 , 需 求 端 因 疫 情 刺 激 导致 相 关 原 料 药 需 求增 加 。
国 内 原 料 药 企 业 的 确迎 来 抢 占 相 关 药品的市 场 份 额、 一 定 时 期 内迎 来 上 调 价 格 的 机会 。
但 从 长 期 来 看 , 在 本 次新 冠 疫 情 带 给 国 内原料 药 企 业 短 期 利 好的 同时 也 需 要 意 识 到 我国 原料 药 企 业 可 能 面 临的 内忧 和 外 患。
一 、 我国 原 料 药 企 业 面 临的 “ 内 忧 ”
(一 )
规模 优 势 掩 盖 下 的 产品 结构 性 风 险 和 同 质 化竞 争风 险
我国 原 料 药 整 体 行 业低 端产 能 过 剩、 高 端 产 能 不 足 、 同 质 化 竞 争 激 烈 、 行 业 整 体 利润率低 于 医 药 行 业 平 均水 平。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原料药进出口额方面,2019 年,我国原料药进出口总额达到 444.3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4.91%,其中出口额 336.8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2.10%。原料药出口区域方面,2019 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国家和地区合计为 189 个,其中向亚洲、欧洲、北美洲出口额合计占出口总额的 89%;具体来看,2019 年,我国原料药出口额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印度、美国、日本、德国和韩国。原料药出口量方面,2019 年,我国原料药总出口量高达 1,012 万吨,其中,向亚洲市场出口 544.61 万吨,向欧洲市场出口 207.63 万吨, 向北美洲市场出口 78.79
万吨。原料药品种方面,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监竞争局统计,目 前世界范围内能生产的原料药大概为 2,000 多种,其中超过 3/4 品种我国均能生产。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世界药企的原料库。但在规模优势背后,我国原料药行业在产品结构、行业竞争、盈利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
1
出于政治压力及人道考虑,印度已于 4 月 7 日放开部分药品的出口禁令。
产品结构方面, 原料药一般被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药原料药三大类。三类原料药相比较,呈现出产能过剩局面递减、下游需求递减、行业内企业数量递减、行业同质化竞争程度递减、对营销能力的要求递减、成本和价格敏感性递减、下游需求稳定性递减、产品附加值递减、周期性波动递减的特点,同时,三类原料药也呈现产品技术含量递增、产品价格和利润空间递增、行业进入壁垒递增、下游客户粘性递增的特点。受前期进入门槛较低、生产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料药优势品种主要集中在维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生素类以及激素类等大宗原料药,整体行业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行业整体利润率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的特点。以 2019
年出口原料药为例,出口增幅最大的品类依然集中在抗感染类、激素类、解热镇痛类等低价传统大宗原料药,而同为原料药出口大国的印度,却通过从我国大量采购大宗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在其国内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制剂或其它产品再出口,以获取高额利润。行业竞争方面,2019
年,我国共有超过 12,000
家企业经营原料药出口业务,较 2018
年增加近 1/10,原料药出口企业数量已经连续六年保持增长。大规模的企业数量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产能过剩以及同质化竞争激烈,以维生素为例,单个维生素品种绝大部分的市场需求,行业内少数几家头部企业即可满足,其他众多小规模维生素企业只能艰难求生。
表 1
主要维生素品种的行业需求及竞争情况
品种
主要下游应用领域
总产能
总需求
技术
门槛
主要
生产企业
主要
生产企业
市占率
维生素 C 饲料、医药、食品、 化妆品
约 20 万吨
约 15 万吨
较低
帝斯曼、石药集团、华北制药、东北制药
约 70%
维生素 E 饲料、医 药、化妆品
约 15 万吨
约 10 万吨
高 新和成、浙江医药、 帝斯曼、巴斯夫
约 80%
维生素 A 饲料、化妆 品
约 3 万吨
约 2 万吨
较高 帝斯曼、巴斯夫、新 和成、浙江医药
约 80%
维生素 B5 饲料、医 药、化妆品
约 2.5 万吨
约 2 万吨
较低 亿帆医药、兄弟科技、 巴斯夫、帝斯曼
约 70% 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值得注意的 是 ,针对此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原料药在疫情期间的供需不平衡以及所导致的价格波动,为鼓励原料药出口,2020
年 3
月 17
日,财政部下达《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 口退税率的公告》,明确于 3 月 20 日起提高 1,400 余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包含例如 扑热息痛、阿司匹林等在内的 135
种原料药产品。同时,习近平主席在 2020
年的 G20
峰会上向世界承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等产品”。可以预见,后续政府为鼓励原料药出口还可能出台相关政策优惠,叠加部分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超额利润等相
关利好可能会吸引行业新进者,也可能会促使行业现存者扩大产能,尤其是进入门槛较低的大宗原料药产能可能进一步增加。一旦后续疫情得到控制,国外原料药生产商恢复生产,当前国内企业为追求短期利好,在产能、产品认证等方面的投入很可能还没带来回报就失去国际竞争力,从而进一步加剧国内企业的同质化竞争。
(二 )
人 口 红 利 下 降、 环保 政 策 趋 严 等 造 成生 产成 本 优 势 弱 化 的 风险
一直 以 来 , 中 国 原 料药 能够 占 据 世 界 原 料 药供 给举 足 轻 重 地 位 的 决定 性优 势 之 一 就 是成本 优 势 , 而 这 一 优势 的来 源 主 要 依 赖 国 内较 为完 善 的 上 游 化 工 产业 链以 及 低 廉 的 人 工 和生产 成本 。
但 近 年 来 , 随着 人 口 红 利 的 逐 渐 下 降 、 国 内 环 保 监 管 趋 严 等供 给 侧 改 革 措 施 的推进 , 国 内 原 料 药 企业 的成 本 优 势 被 大 幅 弱化。
人工 成 本 方 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底,中国总人口首次超过 14 亿, 但 2019 年出生人口数量为 1,465 万人,较上年减少 58 万人,连续第三年下降,创近 20 年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3.34%)和出生率(10.48%)亦连续下降至历史新低;14
亿人口中,16 至 59 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为 8.86 亿人,较上年减少 89 万人,适龄劳动人口的减少直接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2018
年,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239,863 亿元,同比增长 12.6%,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涨薪率为 13.91%;2019 年 1 季度,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4%,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平均涨薪率为 13.07%。
国内 环 保 监 管 趋 严 等供 给侧 改 革 措 施 方 面, ,自 2012 年起,国内针对高污染行业陆续出台一系列管制政策,原料药行业受到的环保督查力度持续提升。2019 年的“响水爆炸”事件后,针对原料药行业的环保措施进一步趋严。在此进程中,大量的小企业因承受不了大规模的环保支出及无法实现环保达标,被迫退出,而大型原料药企业为了环保达标,不得不投入大规模资金进行生产线、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使得制造成本大幅提升。以行业头部企业华北制药为例,其近年来已累计投资数亿元新建、改造“三废处理”等环保设施;此外,其每年还需支出更多的设备维护费用。
2020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到 2025 年,采用绿色工艺生产的原料药比重进一步提高,高端特色原料药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原料药基本实现园区化生产,打造一批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步下降”。可以预见,在“绿色发展”的政策基调下,未来原料药企业将继续淘汰落后技术和产品,环保相关成本支出将持续增加。
(三)
)
“
带 量 采购 ”
等 医 疗改革政策影 响 下, 原 料药企业面临 盈 利空 间 被压缩和大客户依 赖 度 提 升 的 风险
“
带量采购 ”
导 致下 游 制剂企业的竞 争 重点 从 营销能力转为 药 品 “
性 价比” ” ,相 关 成本压 力 必 将 传 导 至 上游 原料 药 企 业, 同 时,原 料药 企 业 和 下 游 制 剂企 业的 依 存 度 也 将 大 幅
提 升 。
在 此 过 程 中 , 特 色原 料 药 企 业 有 机 会实 现 从 原 料 到 制 剂 的 一体 化模 式, 获 取 更 高利润 。
2019 年 4 月,以保障药品质量和供应的同时大幅降价为目标的“带量采购”正式在北 京、上海、厦门、西安、重庆等 11 个城市落地实施。根据国家医保局 3 月 30 日发布的《2019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 2019 年底,25 个中选药品“4+7”试点地区平均采购执行进度为 183%,中选药品占全通用名市场份额的 78%。可以预见,未来“带量采购”“集采扩围”等医改政策将会成为常态。对于制剂企业来说,中标“带量采购”后,营销费用可能大幅度的下降,但同时产品价格也将大幅下降,直接导致其市场份额的竞争核心由过去很大部分依赖营销能力转为以“性价比”为核心的质量和成本控制能力。为保证质量和降低成本,“带量采购”的中标制剂企业必然会寻求具有规模优势、供应质量较高、供应量充足且稳定的原料药供应商,与其深度绑定,并将价格压力部分传导至原料药供应商,导致原料药盈利空间也被压缩。对于原料药供商来说,未来大品种的药品的市场份额很可能集中于少数几家制剂企业,下游客户集中度将会大幅度提升,其对主要客户的依赖度将会大大提升,一旦下游客户失去相关产品的中标资格,将会大大影响原料药供应企业的业绩。
值得注意的 是 ,在此过程中,特色原料药企业可能面临新的机遇。由于“带量采购”免除了传统的药品销售渠道拓展压力,特色原料药企业通过自产自用享有绝对的原料成本优势,同时,其在开发特色原料药过程中已经掌握一定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具备向下游制剂行业延伸的天然优势,有望通过从原料到制剂一体化生产的模式实现业务转型和盈利提升。
二 、 我国 原 料 药 企 业 面 临的 “ 外 患 ”
(一 )
“ 新 冠 ” 疫 情 过 后,全 球原 料 药 供 应 链 重 塑可 能导 致 国 内 原 料 药 产能 过剩 加剧的风 险
“ 新 冠 ” 疫 情 直 接 促使 各制 药 大 国 及 制 药 巨头 均会 重 新 审 视 和 评 估各 自制 药 产 业 链 的抗风 险 能 力 并 采 取 措施 降低 对 中 国 原 料 药 的依 赖程 度, , 加 速 其 原 料药 药 “ 去中 国 化” ” 的 进 程,中国 原 料 药 全 球 供 给地 位可 能 被 削 弱 。
自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制药巨头辉瑞率先剥离原料药生产业务起,中国和印度逐步迎来原料药产业链向亚洲转移的高光时刻。截至目前,中国和印度已成为世界原料药的最主要生产基地。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 FDA
的统计,2018
年,美国制药企业所使用的原料药有近 90%来自国外,其中约 30%的原料药直接来自印度,约 15%左右的原料药直接来自中国,但同时,印度的原料药中有 70%来自于中国,因此,实际上中国才是制约美国制药行业的关键。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以来,主要原料药供应国产能的暂时削减和对药品需求的大增使得众多国家警觉地意识到各自国内药品生产产业链的脆弱以及对中国原料药的高依赖度。
我国原料药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均通过不同渠道表达出对中国原料药依赖程度过高的担忧。2020 年 2 月底,美 美国 国
FDA 前负责人 Scott
Gottlieb 在参加有关美国对流行病防控措施的国会听证会时表示美国对中国生产的原料药和生产原料药的化学原料同时存在依赖; 德国著名媒体指出在新冠疫情期间,如果中国无法及时供应原料药,德国制药企业将会无法生产。我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国 印度的相关政府人员表示,中国原料药如果无法持续供应,印度国内大型制药企业最多只能维持 3 个月的生产,小型制药企业可能只能维持 1 个月的生产。可以预见,通过此次疫情的检验,各制药大国及制药巨头均会重新审视和评估各自制药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并采取措施降低对中国原料药的依赖程度。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原料药制造回归”趋势已初见端倪。
印度总统莫迪上任以来已多次强调要加强其国内生产基地的建设,并已设立十几亿美元的基金用以支持当地公司在印度建立原料药生产基地;2020 年 3 月, 美国国会议员办公室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法律,用以激励企业把工厂迁回美国; 法国生物制药巨头公司赛诺菲已正式计划将其目前的的原料药业务与其在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2
个)、匈牙利合计共 6
个位于欧洲的...
推荐访问:后疫情时代,我国原料药行业面临机遇下隐忧 隐忧 疫情 原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