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仁行文秘网>心得体会 >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

时间:2022-07-25 09:10:04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3篇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篇1

  祖国处处是革命的热土。但是要真正选择一处,细细体会其中的深意,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我对那过去的历史是不怎么了解的,但是难得好友相约便去了重庆一游,此行收获颇多。

  重庆之白公馆、渣滓洞没到重庆之前总惦记着一定要到白公馆和渣滓洞看一看。因为在从小受的教育中,这里是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与敌人战斗的地方,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同井岗山、延安等革命圣地一样神圣。到了重庆才发现,这里仅被当做一个旅游景点,并没有他的特殊之处。就连工作人员和导游也没有其他能推销旅游产品的景点卖力,人们仿佛每天都在沉睡中渡过........

  之所以叫白公馆是因为这里原先是一位白姓人家的房子,后来国民党发现这里人烟稀少,很适合秘密关押共产党人,所以就征用了,名字也就这么叫了下来。

  这里原是四川军阀白驹的别墅,故名。1939 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地改建为监狱,1943年中美合作所改为第一监所。监狱背靠歌乐山,四周高墙、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大门终年紧闭,只有侧面开一小门与外界相通。狱内有牢房20间。

  从小路行进,不多时便到了著名的渣滓洞。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

  渣滓洞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楼一底的男牢16间,另有两间平房作女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和刑讯室。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后,在押人员全部撤并于渣滓洞看守所。1947年4月,渣滓洞看守所一度关门,关押人员全部转回白公馆,10月,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看守所,恢复关人,关押的主要有“六一”大逮捕、“小民革案”、“挺进报案”和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人员,关人最多时达300余人。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特务纵火焚烧了渣滓洞,仅逃出15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这些都是不曾忘记的历史,重庆之行真的让我不禁对革命先辈们肃然起敬,不敢说受到多大启发,只能说会更加珍惜好身边的一切。

  重庆我是第二次来,由于时间间隔太长,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这次还是一定要去看看白公馆和渣滓洞的。

  白公馆位于重庆沙坪坝郊区,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8年起被国民党特务机关当作秘密监狱。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借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1939年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为审讯,关押的保密起见,将其选中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原白公馆大门终日关闭,从侧面一小门进出,原储藏室改为地牢,原防空洞改为刑讯洞。在院内墙上写有“进思尽忠,退思补过”,“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

  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白公馆曾改为来华美军人员招待所,到1945年又作为特别看守所重新关人。至解放前夕,关押的除息峰监狱撤销后转移来的“政治犯”如黄显声、许晓轩等二十余人外,还有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寄押的刘国志、周从化、周均时、张泽后等三十人。

  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罗卜头”等皆是被囚禁于此。著名的小说《红岩》便再现了监狱内部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涯,及革命党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最多时曾有二百多名“政治犯”被关押于此。白公馆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并为之扼腕叹息的革命遗迹,去重庆旅游的朋友们绝不可错过。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篇2

  我有幸参加了民建省委组织的全省第四期会员骨干培训班。非常感谢民建省委以及重庆大学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为期五天的学习,受益匪浅。主要有“两点感受”、“三点收获”和“一点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点思考”:民建会员要知行合一,尽责担当。

  执政党历来重视统战工作,20xx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首次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凸显出中共中央对统战工作的空前重视,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作用更加重要。《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颁布,为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法制保障,对统战工作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各级党委要支持民主党派履行监督职能,重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提出的意见、批评、建议。要认真对待、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这一系列的重要举措,为民主党派发挥作用搭建了更广平台,提供了更好条件。如何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有更好的作为,更大的贡献,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提升素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唯有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素质,提高“五种能力”,才能担当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二是继承和发扬民建先辈的优良传统。民建70年的历史,既是一部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发展史,也是一部铁血丹心、铁肩道义的奋斗史。民建前辈留下的优良革命传统,优秀政治品格,丰富政治经验,宝贵政治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因此,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开展会史教育,传承民建先辈的优良传统,才能增强对民建的认同感、归属感,为做好一名合格会员奠定思想基础。

  三是立足本职,认真做好党派工作。每个人所处的工作岗位不同,被赋予工作的职责也各有侧重。作为党派机关工作者,我认为党派工作神圣和光荣,它不像其他工作一样立竿见影,容易出成绩。所以要求我们党务工作者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工作、用心工作。党派工作有特殊性,会员分散于各个不同单位、部门以及各行各业,这就需要我们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按照陈昌智主席强调的“以理想信念引导会员,以参政议政吸引会员,以人为本凝聚会员,以骨干带动会员”的四个要求,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展示自身人格魅力,去感召会员,团结会员,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凝聚正能量,与广大会员一起充分发挥民建的自身优势和特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点感受”:

  一是教学设计紧扣主题,体现了统战性。不论是陈万志老师关于《加强五种能力修养,努力提升参政议政能力》阐述,厉华老师关于《中国共产党制胜法宝--统一战线》的解读;还是刘忠群老师《领导艺术与科学决策》以及李达武老师《国学智慧与个人修养》的讲授,都充满着统战理论的自信,凝聚着老师的智慧,体现着人生哲理,对于我们今后工作的推进和生活的积极态度都有着指导意义。

  二是教学方式新颖。本次培训除了常规的教学方式外,还增加了现场教学、爱国主义等教学方式,培训效果更加直观有效。

  “三点收获”:

  一是收获了友情。除了能与老朋友再次相聚外,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一路上的问候和帮助、交流与互动让我倍加珍惜。有一句老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这次学习机会,无疑又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并且终生受益。

  二是收获知识。此次培训学习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短短三天的学习培训,让我们对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验有一定了解,对统一战线理论、多党合作历史和优良传统等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老师们宽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以及深入浅出的授课给人启迪,发人深思。

  三是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受到洗礼。

  “忆往昔,峥嵘岁月,敢死报国”!白公馆、渣滓洞的现场教学,听着深情的讲解,看到各式各样的刑具和烈士遗物,大家似乎又回到了那段难忘的艰难岁月,解放前夕的大屠杀共有321人遇难,他们在烈火中永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洗礼。缅怀先烈,我们感叹新中国成立的不易,更加感受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思先贤,砥砺前行,不忘初心”!重庆特园和西南实业大厦的寻根之旅,大量珍贵的照片、历史资料见证了风雨70年,民建和各民主党派一道,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并肩战斗,不仅赢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谱写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壮丽篇章,而且奠定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格局。岁月,是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重温民建历史,更加增强我作为一名民建会员的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也更加坚定了我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念。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篇3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一行30余人,怀着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心情,踏上了西行前往重庆的红色之旅。

  重庆,简称“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既以江城、雾都、桥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重庆既是“红岩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在3000余年历史中,曾三为国都,四次筑城,史称“巴渝”;抗战时期作为国民政府陪都。

  乘车来到位于重庆西北郊的歌乐山,参观曾经关押共产党人士和革命志士的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这里是关押江姐,许云峰,华子良和小萝卜头的地方。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后,革命者们欣喜若狂。但丧心病狂的国民党为了加速逃跑,开始疯狂屠杀被关押的人员。敌人对白公馆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屠杀时,从渣滓洞监狱也提出三批人押往白公馆附近枪杀。深夜后,已可隐约听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枪炮声,此时白公馆尚有19名、渣滓洞约有200余名被关押的革命者。渣滓洞的刽子手向白公馆的刽子手求援,于是,丧心病狂的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男女牢中的全部人员分别锁在男牢楼下的八间牢房里,突然用机枪、卡宾枪扫射。最后仅逃出15名被囚禁的革命者。其余皆不幸牺牲。

  参观完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押在此。长期忍受着敌人的严刑拷打,但也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们钢铁一般的意志,不屈不挠,大义凛然。置生死于肚外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时刻教育着,激励着我们。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我在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纪念馆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逼真的场面。真实的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近代革命史。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个为夺取胜利为自由而战的英烈们。他们大义凛然的气概让每一位参观者都为止震撼。同时更深深的感受到当下和平时期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此次的旅途虽短暂,但我们所有人感触良多,受益匪浅。我们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革命烈士的英勇不屈,永存不灭的气节与精神,敌人的冷酷与凶残,烈士的热血与坚强行成了鲜明对比,让我们更加敬重我们伟大的共产党,坚定了对党的追随。

推荐访问:红岩 重庆 心得体会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心得体会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感想 重庆红岩村革命纪念馆观后感 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实践报告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重庆红岩村纪念馆有感 参观重庆红岩魂纪念馆心得 重庆红岩纪念馆观后感2000 参观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感悟 参观重庆红岩纪念馆心得体会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25 仁行文秘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苏ICP备16062786号-1